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读图可知,与南京相比,成都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原因是( )
A.纬度更低
B.山地阻挡冷空气
C.海拔更低
D.受西南季风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14 09:46: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1)此季节丙地农民在播种时,常常采用地膜覆盖措施,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的作用。
(2) 描述乙地的天气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比较图中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说明原因。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锋面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
。
(2)与长沙相比,A地气温日较差
,其原因是
。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图示地区是我国主要的人口
(
迁出或迁入)区,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4)与西藏的拉萨相比,武汉的人口容量较
(大或小)。
(5)近年来图示地区城市化速度快,其城市化的动力是
。
(6)河流在武汉和重庆两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
和
。
同类题3
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速度会持续增强。下图示意某锋面系统过境后的风速等值线分布(单位米/秒)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甲测站的风向为西北风
B.此时丁测站的风向为东南风
C.此时四测站中风速最大的为丙
D.此时四测站中风速最大的为乙
【小题2】关于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纬度低气温高导致甲测站风速大
B.摩擦力变化导致甲、乙两测站间风速变化
C.天气系统过境时丙测站大风、增温、降水
D.天气系统过境后丁测站气压降低
同类题4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天气系统就气压分布而言,A是____,B是____;就气流状况而言,A是____,B是____。
(2)A、B两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晴朗天气的是____。
(3)C点即将经历____过境,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____。
(4)图中D、E两点风力较大的是____点,因为____。
同类题5
2016年初,欧洲西部地区遭遇极寒天气,极地冷空气沿大西洋东岸侵袭欧洲西部地区。气象专家认为,极寒天气与北极涛动以及拉尼娜现象有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极涛动指的是北极地区的气压变动情况。正常情况下,控制北极地区的气压为
压(填“高”或“低”),下图中能反映正常年份北极地区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
A.
B.
C.
D.
(2)图中1月份0℃等温线在①处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影响②处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该等温线今后可能向
(方向)移动。
(3)简析欧洲西部地区地形对极地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4)简述极寒天气给欧洲带来的主要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常见天气系统
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