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左图为“瓶子树”景观图,右图为南美洲地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4月-9月 | B.6月-9月 | C.7月-8月 | D.10月-次年3月 |
A.地形 | B.气候 |
C.洋流 | D.海陆位置 |
A.适应性 | B.开放性 |
C.差异性 | D.整体性 |
A.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法罗群岛(如图)由覆盖冰川堆石或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海岸线非常曲折,有峡湾。岛上无天然树木,但在种植园里种植一些起着防护作用的耐风树木。1月平均气温为3.4℃,7月为10.3℃,年均降水量
1168mm。沿海盛产鱼类,捕鱼和鱼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鱼产品占出口总额的96%以上。

(1)解释法罗群岛冬季气温高于0℃的主要原因。
(2)分析法罗群岛岛屿众多,海岸线非常曲折的原因。
(3)分析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的自然原因。
(4)指出鱼产品加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
马埃岛是塞舌尔共和国塞席尔群岛中最大岛屿,面积148平方公里,距离最近的陆地约1000公里。马埃岛及其属岛人口约6.1万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人口。造礁珊瑚生长的适宜水温约为20~30℃,生长的水深范围是0~50米,一般迎风浪一侧珊瑚礁发育较好。该岛有80多种世界特有物种。下图为马埃岛略图。

(1)简述马埃岛周边海域珊瑚礁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出珊瑚礁对海岸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分析马埃岛分布有特有物种的原因。
材料一: 新几内亚岛是仅次于格陵兰的世界第二大岛,分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斜贯全岛,分布有许多死火山。铜是岛上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和沿海低地,生产咖啡、椰子、可可、香蕉、茶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地形图

材料三:新几内亚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风向季节性变换、海拔高度与坡向的影响,各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很大。表1是该岛重要港口城市莱城的气候资料。
(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 表1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气温 | 27.4 | 27.5 | 27.3 | 26.6 | 26.2 | 25.4 | 24.8 | 24.9 | 25.4 | 26.2 | 26.7 | 27.1 | 26.3 |
降水 | 252 | 243 | 330 | 420 | 387 | 414 | 538 | 542 | 415 | 320 | 326 | 351 | 4538 |
(1)描述该岛的主要地形分布状况和地势特征。
(2)分析莱城降水特征及成因。
(3)从地形和土壤角度,分析该岛的农业生产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区的区位优势。

(1)图中流域③、④、⑨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体现了 分异规律。请描述流域④所处的自然植被景观特征: 。
(2)据图归纳澳大利亚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大小的空间分布规律。
(3)阐述流域③和流域⑥年平均径流量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
(4)流域⑤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农业区,分析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性,并说明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生产特点。
纳马夸兰地区位于非洲西南部的沙漠区,是最著名的赏花圣地。在这片干早的大地上生长着近300种植物,多肉植物就是代表性植物之一。这里的植物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旱季进入休眠状态,雨季生长开花。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纳马夸兰赏花最佳的旅游时间为
A.2月 | B.5月 |
C.8月 | D.11月 |
A.受洋流影响,全年温和湿润 |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年干早 |
C.冬季受西风影响,有少量降水 | D.夏季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 |
A.选取透水性好的土壤 | B.露天栽培 |
C.每天定时浇灌 | D.避免阳光曝晒 |
材料一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观音铜像面朝东面大海,是普陀山新的标志性建筑之 一。图甲是我国沪杭甬大湾区部分区域略图,图乙是舟山普陀山观音铜像。

材料二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入海河流水量不足,海 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材料三 彩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它最常出现在雨过天晴后,在天空中与太阳遥遥相对。
(1)简述沪杭甬大湾区设立的有利区位条件。
(2)推测图示区域咸潮最可能发生的季节,并说出咸潮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3)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简述其主要原因。
(4)夏日雨过天晴的午后,观音菩萨可能“迎着海风看彩虹”,请说明原因。

(1)说明利比亚北部沿海和中南部地区植被类型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2)分析利比亚境内河流大多为时令河的原因。
(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利比亚北部沿海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橙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低温冻害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障碍。对柑橘的利用除鲜果和柑橘汁外,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相继从柑橘果品中分离提取出橙黄色素、柠檬苦素、食用纤维素等许多功能性成分,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198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

(1)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使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减少,请分析其成因过程。
(2)冬季夜晚,图b中②地的柑橘树比①地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
(3)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柑橘加工工业,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
贝加尔湖每年1-5月结冰,冬季多大风,有两个奇迹:一是冬季平均气温为-38℃,但冰下的水温与夏季几乎接近;二是湖岸沙滩边有一片松林,根部裸露在地面以上2-3米,当地人称为“高跷树”。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贝加尔湖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主要原因是
A.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 B.冬季阳光穿过冰层,冰下产生温室效应 |
C.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 D.海拔高,湖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很小 |
A.土层浅薄,增加树身的稳定 | B.气候干旱,利于根系吸收更多水分 |
C.风大浪大,根部土壤被侵蚀 | D.气温低,冻土厚,根部难以深扎入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