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题。

阿尔卑斯山脉的平均海拔约3 000米,最高峰海拔约4 810米,植被的垂直变化明显。
分析阿尔卑斯山脉植被垂直变化明显的原因。

阿尔卑斯山脉的平均海拔约3 000米,最高峰海拔约4 810米,植被的垂直变化明显。
分析阿尔卑斯山脉植被垂直变化明显的原因。
下图为“某月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题。

N城市附近的自然带是( )

N城市附近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草原带 | B.热带荒漠带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2016年10月是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下图是长征路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景观图所示自然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①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③垂直地域分异规律④非地带性规律
【小题2】延安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形成及其地表形态的成因分别是( )

【小题1】图示景观图所示自然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①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③垂直地域分异规律④非地带性规律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 B.风力堆积 流水堆积 |
C.风力侵蚀 流水堆积 | D.风力堆积 流水侵蚀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图为当时房屋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此推断该地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 )
【小题2】与河姆渡时期相比,现代 ( )

【小题1】据此推断该地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 )
A.寒冷干燥 | B.高温多雨 |
C.寒冷多雨 | D.高温干燥 |
A.北极冰川范围缩小 | B.针叶林带北界北移 |
C.海平面上升 | D.冻土层变厚 |
下图示意陆地自然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部分相互关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2】对图中地貌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 ( )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导致了莱茵河与刚果河水文特征的不同 |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
C.③是内蒙古高原坦荡开阔的主要原因 |
D.④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的最主要成因 |
A.⑤ | B.⑥ | C.⑦ | D.⑧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几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以及c、e两省区 ②受沙尘暴影响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f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丝绸生产基地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A.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均高产 |
B.农田、村镇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
C.河流①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它的下游流入缅甸 |
D.平均海拔高,都拥有很多自然壮丽的湿地景观 |
下列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的是( )
A.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 |
B.南半球高纬度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分布 |
C.地中海沿岸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新疆天山脚下的绿洲 |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1900—1939年气候干湿程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美国本土干旱区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小题2】在图示年份 ( )



【小题1】美国本土干旱区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气压带和风带 | B.地形和海陆位置 |
C.纬度位置 | D.洋流 |
A.美国干湿地区变化范围较小 |
B.美国干湿地区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 |
C.美国内陆地区干湿范围变化较小 |
D.美国干旱区范围一直在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