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是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主要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等类型。下图示意非洲世界遗产空间分布。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非洲世界遗产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河干流分布多B.沿海地区分布分散
C.自然遗产数目多于 文化遗产D.东非高原分布集中
【小题2】根据非洲世界遗产分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中部非洲人口密度大B.海岛地区景观独特性强
C.北部沿海地区经济条件差D.自然和文化遗产组合好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神奇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下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图像,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贝加尔湖北部和西南端湖冰消融时间比中南部晚,其原因是(    )
A.北部和西南端周边地势高B.北部和西南端受冷高压影响时间长
C.北部湖面狭窄,西南端湖面风速小D.北部纬度高,西南端湖水较浅
【小题2】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为-38℃,而冰层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
A.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B.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C.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小题3】“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
A.天山B.秦岭
C.横断山脉D.台湾山脉
【小题2】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气温C.降水D.地势
【小题3】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减少B.地壳运动
C.风力增强D.气温升高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指数,读我国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较小,为减小蒸发量,树木以针叶为主
B.光照较弱,植物光合作用弱,生长缓慢
C.人口众多,过渡樵采,植物覆盖率低
D.热量不足,森林较少,植被稀疏
【小题2】当秘鲁渔场大幅度减产时,图中地区叶面积指数在未来一年内变化趋势为
A.100°E以西地区变大,100°E以东地区变小
B.100°E以西地区变小,100°E以东地区变大
C.100°E以西地区和100°E以东地区都变大
D.100°E以西地区和100°E以东地区都变小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图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有专家在山坡地设立六个小试验场,试验场的坡度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观测记录的土壤质地和土壤流失量状况。其中土壤组成的颗粒物越大,空隙越大,通气性、透水性能越强,但保水性越差。

(1)将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薄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从黄土、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黄土厚薄地区差异的原因。
(2)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长征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会出现“水拍云崖”景观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长征途中经历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子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太白山从山麓到山上树木生长状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水分B.水分 热量C.光照 热量D.水分 地形
【小题2】科研人员研究狼群的分布可利用
A.RS  GISB.RS  GPSC.GPS  GISD.RS  GPS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自然带中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
A.热带荒漠带B.寒带苔原带C.热带雨林带D.温带草原带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的地质年代是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如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黄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江南丘陵的红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材料中土壤的特征与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A.红壤红——水稻的大量种植B.黄土黄——温带地区有机质的大量积累
C.紫色土贫瘠——盆地日照差D.黑土肥沃——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
【小题2】四川盆地紫色土磷、钾含量丰富,下列观点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A.水分条件对土壤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B.植物是影响土壤形成的较活跃因素
C.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成分的最初D.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