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
A.天山
B.秦岭
C.横断山脉
D.台湾山脉
【小题2】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地势
【小题3】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减少
B.地壳运动
C.风力增强
D.气温升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2-17 08:14: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和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__,其气候特征表现为______。
(2)字母B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__,其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______,形成这一特征的影响因素有______和______。
(3) C地区自然带的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
同类题2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小题2】五原到西安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同类题3
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由东向西海拔增加
B.由东向西降水增多
C.由东向西气温升高
D.由东向西降水减少
同类题4
下图是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
A.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小题2】该区域植被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同类题5
雪线是永久冰雪带的下界,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下图表示我国沿87°E山地雪线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山地雪线最高值和最低值可能位于
A.喜马拉雅山北坡和昆仑山南坡
B.冈底斯山南坡和昆仑山北坡
C.喜马拉雅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天山南坡
【小题2】关于雪线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纬度的升高雪线逐渐升高
B.由沿海向内陆雪线逐渐升高
C.同纬度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D.同纬度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