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天山冰川面积累积百分比随海拔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天山冰川面积最大的海拔高度范围约为
【小题2】4800m以上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天山冰川面积最大的海拔高度范围约为
A.3600m以下 | B.3600-4800m | C.4800-6000m | D.6000m以上 |
A.降水增多 | B.气温变低 | C.光照变强 | D.坡度变陡 |
下图是我国东北林区某地的采伐痕迹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及判断依据组合正确的是( )
【小题2】这种采伐方式带来的后果,不可能是( )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及判断依据组合正确的是( )
A.北、南、西、东——热量、光照 | B.东、西、南、北——地形、水源 |
C.南、北、东、西——土壤、水源 | D.西、东、南、北——地形、光照 |
A.水旱灾害频繁 | B.沙尘天气加重 | C.物种减少 | D.地震灾害 |
(题文)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______, 该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性。
(2)图中森林类型为______;实地考察发现图③中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原因是_____。
(3)在下列字母所示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文字,完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纲要图。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______, 该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性。
(2)图中森林类型为______;实地考察发现图③中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原因是_____。
(3)在下列字母所示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文字,完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纲要图。

劣地式红层荒漠(俗称“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读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 
注:红层软岩是外观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中、新生代的碎屑沉积岩,以陆相沉积为主,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

注:红层软岩是外观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中、新生代的碎屑沉积岩,以陆相沉积为主,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异 | B.地表形态变化 | C.土壤肥力变化 | D.过度农业活动 |
下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 B.火山灰深厚 | C.种源丰富 | D.光照充足 |
浙江省西天日山风量优美,每年4月份,某校学生都在此参加登山活动,其路线为:禅源寺一开山老殿,下图为西天目山南坡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禅源寺到开山老殿一路看到的景观变化可能是( )
【小题2】禅源寺年均温约为16.5℃,年降水量约 为1350mm,则甲地气候指标最可能是( )

【小题1】从禅源寺到开山老殿一路看到的景观变化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 B.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 D.常绿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
A.年均温14℃,降水量1200mm | B.年均温8℃,降水量1600mm |
C.年均温14℃,降水量1500mm | D.年均温12℃,降水量lOOOmm |
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小题2】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 |
A.热量变化 | B.水分变化 | 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 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
读世界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地位于( )
【小题2】该山地迎风坡的盛行风是( )

【小题1】该山地位于( )
A.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 B.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 C.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 D.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
A.西风 | B.东南信风 | C.东北信风 | D.东南季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