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部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a→e→f→d体现的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下题。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河网密布,径流量大
C.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
D.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森林、草原、荒漠B.草原、荒漠、森林
C.森林、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森林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自然景观分布图”,回答下题。

导致图示地区植被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洋流C.地形D.海陆位置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题。
 
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决定于山体的高度
B.B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A,B两地自然带相同
D.从B到C的变化原因主要是水分因素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题。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2010年《美国全国水坝实录》可知,美国共有84 134座水坝。近年来,美国河流协会发起了水坝拆除运动。
材料二 下图为北美大陆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说出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的名称,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③地沿岸夏季海雾多发的原因。
(3)你认为大规模拆除水坝是否可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简述北美洲西部山区金、银、铜等有色金属矿丰富的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下面的左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右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下列四个坡向中,水分条件最差的是(  )
A.东南坡B.东北坡C.西南坡D.西北坡
【小题2】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  )
A.随坡度增加而降低B.随坡度增加而升高
C.聚落区较高D.非聚落区较高
【小题3】2010~2016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森林火灾B.毁林开荒
C.修建梯田D.封山育林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山脉主峰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分布及退缩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
A.天山B.秦岭
C.横断山脉D.台湾山脉
【小题2】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气温C.降水D.地势
【小题3】近些年,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减少B.地壳运动C.风力增强D.气温升高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题。

对图示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区域地形因流水作用,多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甲区域河流有结冰期,乙区域河流无结冰期
C.两区域夏半年主要受偏南风影响
D.两区域均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