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材料一 2015年12月14日,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开通运营六周年了。六年来中国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累计进口天然气1350亿立方米,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建设起我国第一条陆上能源进口大动脉。迄今为止,我国从境外进口天然气的管道仅有两条,其中一条是起自土库曼斯坦的阿姆河右岸,横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直到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中亚天然气管道。

(1)根据图简述中亚地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2)分析图中两条河流附近的图兰平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少的原因。
材料二 里海是鲟鱼主要分布区之一。在伏尔加河,鲟鱼产卵洄游始于3月末或4月初,此时水温1-4℃,6-7月时产卵群体达到高峰,鲟鱼洄游距离从入海口溯河可达数千公里。大多数鲟鱼产卵后和鱼苗一道返回里海。当地人多选择在入海口附近捕捞鲟鱼(如下图)。用鲟鱼所产鱼卵制作的鱼子酱营养丰富、品质极佳、价格昂贵。
材料三 阿姆河和锡尔河是注入咸海的重要河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亚地区大力修建水利工程,截水灌溉,加上沿途蒸发、渗漏,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持续减少,影响咸海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3)推测近二十年来里海鲟鱼资源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
(4)分析阿姆河和锡尔河径流量减少对咸海湖岸地理环境的影响。

(1)根据图简述中亚地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2)分析图中两条河流附近的图兰平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少的原因。
材料二 里海是鲟鱼主要分布区之一。在伏尔加河,鲟鱼产卵洄游始于3月末或4月初,此时水温1-4℃,6-7月时产卵群体达到高峰,鲟鱼洄游距离从入海口溯河可达数千公里。大多数鲟鱼产卵后和鱼苗一道返回里海。当地人多选择在入海口附近捕捞鲟鱼(如下图)。用鲟鱼所产鱼卵制作的鱼子酱营养丰富、品质极佳、价格昂贵。
材料三 阿姆河和锡尔河是注入咸海的重要河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亚地区大力修建水利工程,截水灌溉,加上沿途蒸发、渗漏,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持续减少,影响咸海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3)推测近二十年来里海鲟鱼资源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
(4)分析阿姆河和锡尔河径流量减少对咸海湖岸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沿甲—乙—丙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小题2】图示自然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小题3】丙自然带直达西海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沿甲—乙—丙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A.甲自然带 | B.乙自然带 | C.丙自然带 | D.丁自然带 |
A.太阳辐射 | B.海陆位置 | C.降水 | D.洋流 |
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题。

【小题1】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草原带 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 ④热带荒漠带
【小题2】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有

【小题1】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草原带 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 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 B.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
C.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 D.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
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位于
【小题2】甲地的植被最可能类似于下列地区的植被

【小题1】该山地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
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 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
A.地中海沿海 | B.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
C.西欧平原 | D.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
读“世界某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例中①-⑤为不同自然带类型,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该区域内沿①、②、⑤方向产生的自然环境差异,其主导因素是
【小题2】世界著名体育赛事—达喀尔汽车拉力赛比赛线路常选择在图中甲乙两地之间,比赛过程中,比赛选手可能看到的植被类型可能有
【小题3】达喀尔汽车拉力赛举办期间,常常因沿途出现大雾笼罩而中断比赛,下列因素中与当地大雾笼罩无关的是

【小题1】导致该区域内沿①、②、⑤方向产生的自然环境差异,其主导因素是
A.水分 | B.热量 | C.海拔 | D.海陆位置 |
A.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 B.热带稀树草原、落叶阔叶林 |
C.热带稀树草原、常绿硬叶林 | D.热带草原荒漠 常绿阔叶林 |
A.沿岸洋流影响 | B.高压控制、静风 |
C.沿海地带、湿度大 | D.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
在渭河的支流赤水河上,有一处独特的景观——桥上桥。桥上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上叠建一桥为上桥。下图是桥上桥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该区域海拔400~800米的山地与平原之间,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桥上桥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带为
【小题2】赤水河的水文特征是
【小题3】叠建桥上桥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桥上桥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带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温带草原带 |
A.径流季节变化小 |
B.径流年际变化小 |
C.含沙量小 |
D.结冰期短 |
A.泥沙淤积 | B.流水侵蚀 |
C.水位上涨 | D.地壳上升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查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右图为左图中丙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7-18题

【小题1】乙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2】左图中甲、丙两地相同的是

【小题1】乙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A.气候类型 | B.大气环流 |
C.自然带 | D.盛行风 |
澳大利亚铁、煤炭资源丰富,钢铁工业主要集中于纽卡斯尔、肯布拉港。下图为澳大利亚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澳大利亚西部铁矿运到东部纽卡斯尔、肯布拉港的运输方式可能是
【小题2】珀斯的典型植被为

【小题1】澳大利亚西部铁矿运到东部纽卡斯尔、肯布拉港的运输方式可能是
A.铁路 | B.公路 |
C.海运 | D.河运 |
A.热带荒漠 | B.热带草原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