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鄂尔多斯市曾经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的开发来拉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内容单一,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科技含量小。图1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2为2005年~2013年鄂尔多斯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冰雹灾害是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2017年某日,内蒙古包头市壕赖沟遭受冰雹灾害,受灾面积较大,部分农民菜地、果园、粮食作物等均受损严重。
(1)阴山山脉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分析阴山南北坡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
(2)指出2005年~2013年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失衡的依据,并从第二产业角度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3)说出我国冰雹灾害多发的季节,并从农业生产角度简述冰雹多发区预防冰雹灾害的主要措施。
(4)简述河套灌区建设后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的变化。
材料一:鄂尔多斯市曾经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的开发来拉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内容单一,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科技含量小。图1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2为2005年~2013年鄂尔多斯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冰雹灾害是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2017年某日,内蒙古包头市壕赖沟遭受冰雹灾害,受灾面积较大,部分农民菜地、果园、粮食作物等均受损严重。
(1)阴山山脉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分析阴山南北坡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
(2)指出2005年~2013年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失衡的依据,并从第二产业角度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3)说出我国冰雹灾害多发的季节,并从农业生产角度简述冰雹多发区预防冰雹灾害的主要措施。
(4)简述河套灌区建设后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的变化。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对太行山两侧区域特征或发展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沿g—h穿过我国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 |
B.进入六月,c—d线附近,自北向南环境特征可能是:林海雪原—沙尘肆虐—阴雨连绵 |
C.秋天,从e—f漫步,扭曲的胡杨林诉说着古老的文明—“塞上江南”风吹稻花香两岸—挂满枝头的苹果,又大又红 |
D.a—b附近,自北向南依次为:沙漠广布,驼铃叮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峡谷众多,水能丰富 |
A.黄土高原主要是流水侵蚀区,华北平原主要是流水沉积区 |
B.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是小流域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风沙 |
C.山西省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发展能源工业的资源优势,但不具备区位优势;京津唐工业区是以出口为主的轻工业基地 |
D.水资源缺乏是该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 M 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2】图中省区南部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 是( )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 M 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分界线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C.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
A.加强水土保持,因地制宜发展基塘农业 |
B.在丘陵缓坡地区开辟梯田,陡坡植树造林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的立体农业 |
C.利用河谷地形与肥沃土壤,建商品粮生产基地 |
D.重点发展速生薪炭林,以保证农村生活能源的供应 |
小华同学暑期在我国某省旅游时这样描述:“我们随着导游步入坎儿井的暗渠,一股清凉之 气迎面而来,地面上的火热顿时消失殆尽。暗渠上铺着厚厚的玻璃隔层,透过玻璃能看见脚 下潺潺流淌的清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明游览地可能是( )
【小题2】小华对本次旅游做了日记,日记中对其旅游省区地理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
【小题1】小明游览地可能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B.河南省 | C.青海省 | D.海南省 |
A.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羊儿跳,马儿跑 |
B.山在水中长,船在山中游,河在洞中流 |
C.“三山夹两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
D.山脉纵横,白雪皑皑,大气稀薄,严重缺氧 |
读我国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山脉南侧的自然区名称是 ;北侧自然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2)②山脉是 (自然带)的北界,我国北部防治荒漠化最大的生态工程是 。
(3)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③是 。它对华北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
(4)兰州城的形态是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5)运用所学原理,说明①地“光强热弱”现象。

(1)①山脉南侧的自然区名称是 ;北侧自然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2)②山脉是 (自然带)的北界,我国北部防治荒漠化最大的生态工程是 。
(3)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③是 。它对华北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
(4)兰州城的形态是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5)运用所学原理,说明①地“光强热弱”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私家车的拥有量逐年增多。下图为我国某私家车行驶中副驾驶位上的乘客用手机拍摄的傍晚城币街进景观图。该城市街道如棋盘,街道两侧当地的主体树种树叶开始泛黄,天泛凉意,下图中前方行人刚停车准备回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的主体植被景观是
【小题2】此时该私家车所在位置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属于
【小题3】该私家车在行驶中所反映的城市交通问题是

【小题1】该城市的主体植被景观是
A.常绿阔叶林 | B.常绿硬叶林 | C.落叶阔叶林 | D.针叶林 |
A.商业用地 | B.住宅用地 | C.工业用地 | D.交通用地 |
A.车辆尾气排放 | B.车辆逆向行驶 | C.车辆超速行驶 | D.车辆违规停放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图中反映


A.该山地位于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区界线 |
B.降水差异决定了同一自然带的位置高低 |
C.垂直自然带的划分多以植被为主导标志 |
D.两侧山麓地区年降水量均小于800毫米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 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3)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4)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试分析其有利条件________。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 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3)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4)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试分析其有利条件________。
左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右图为左图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岛甲、乙两地( )
【小题2】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的组合是

【小题1】该岛甲、乙两地( )
A.乙处冬季低温干燥 | B.甲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
C.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 D.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
A.与东南季风有关 | B.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 |
C.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 D.甲深居内陆,乙沿海 |
A.L1L3 | B.L1L4 | C.L2L3 | D.L2L4 |
根据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美洲部分地区

材料二 火地岛与欧洲爱尔兰岛(地形平原为主)气候类型相似,但气候特征差异较大(见下图信息),岛内人口稀少,北部平原覆盖着丛生草本植物。

(1)说出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成因。
(2)从海水营养矿物质,分析阿根廷东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与爱尔兰岛比较,火地岛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4)有人认为“火地岛不宜发展乳畜业”。请说明你对这一观点的态度及理由。
材料一 南美洲部分地区

材料二 火地岛与欧洲爱尔兰岛(地形平原为主)气候类型相似,但气候特征差异较大(见下图信息),岛内人口稀少,北部平原覆盖着丛生草本植物。

(1)说出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成因。
(2)从海水营养矿物质,分析阿根廷东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与爱尔兰岛比较,火地岛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4)有人认为“火地岛不宜发展乳畜业”。请说明你对这一观点的态度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