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沿海地区—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小题2】造成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海拔高度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1)描述图示10°等温线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2)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和地形名称。
(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永定河下游常处于断流状态,试说明其原因。
(4)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汉新欧、渝新欧和郑新欧国际铁路路线图”,铁路线终点城市是杜伊斯堡,该城市地处鲁尔河与莱茵河交汇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起点城市与该铁路终点城市对比(  )
A.气候不同,自然带也不同B.至少有一城市与终点气候相同
C.有两城市与终点植被相同D.至少有一城市与终点的自然带相同
【小题2】关于丁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年受副高控制,气候干燥B.丁城市周边多沙漠戈壁景观
C.引塔里木河水发展绿洲农业D.边境城市适合引进外资企业
【小题3】关于该国际铁路的积极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东西方共同发展B.带动沿线各个国家发展
C.加快沿线资源枯竭速度D.为中西部制造寻求便捷通道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图分别为吉尔吉斯斯坦简图及该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二 吉尔斯斯坦平均海拔2750米,人均水资源局世界前列;矿产资源丰富,但缺乏石油资源,以农牧业为主,农产品加工是工业的重要部分,国民经济萧条。21世界初,该国推行以私有化和非国有化改造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旅游业和扶持中小型企业,使经济保持了低增长态势. 
材料三 伊塞克湖湖面海拔1600米,水域面积6300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达702米,为世界第二大高山湖泊,湖泊有90余条河流汇入而成,终年不冻,是远近驰名的“热湖”。 
(1)简述吉尔斯斯坦的气候特点。
(2)分析伊塞克湖被称为“热湖”的原因. 
(3)评价该国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4)该国积极参与到我国“一路一带”的经济建设中,“新丝绸之路(铁路)”的建设将给该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面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自然带①是  (    )
A.热带雨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苔原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小题2】从图中可以判断北纬10度的自然带垂直分异中,积雪冰川带位于 米以上。
A.5000MB.4000MC.6000MD.3000M
【小题3】从图中可以判断垂直自然带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全部都明显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示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A.稀疏灌木B.草地C.农田D.建设用地
【小题2】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
【小题3】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小题4】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及周边略图和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乙所示自然带符号图甲中的
A.阴山B.贺兰山
C.吕梁山D.秦岭
【小题5】水分对该区域山地的影响是
A.秦岭的北坡自然带比南坡简单B.吕梁山西坡的森林带下限高度比西坡高
C.贺兰山东坡森林带下限高度比西坡高D.阴山的阴坡自然带比阳坡复杂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出现在小暑和秋分之中,一般是指长江流域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十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三伏期间,下图中四地降水最丰富的是
A.AB.BC.CD.D
【小题2】下列有关长江流域三伏期间天气特征的形成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受初夏降水多的影响,流域水域面积广,空气湿度大,所以天气闷热
②三伏期间是长江流域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一个时段,获得的光热最多
③入伏后,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多于支出,地面累热量达到最高峰,低温高
④7、8月份在副高的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太阳辐射强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D.①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兴凯湖是中俄边界上的湖泊(见下图),平均海拔69米,它由大小两湖组成,仅涨水时相通。南侧大兴凯湖呈椭圆形,北宽南窄,南北长约90千米,东西宽约50千米,湖水混浊,湖面常波涛汹涌。两湖之间有宽约1千米的天然沙坝,沙坝上是茂密的森林,林间铺着厚厚的松毯,树种有兴凯湖松、橡树等。北侧为小兴凯湖,东西长约35千米,南北宽约4.5千米,环湖多沼泽和农田,湖沿岸有较多芦苇、兴凯湖松,橡树等植被,湖水清澈,可见湖底的泥沙。2000年俄罗斯与中国签署团队旅游互免签证协议。

(1)兴凯湖夏季常见“大湖波浪滔天,小湖温柔恬静”的奇特现象,试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2)分析植被对沙坝产生的影响。
(3)阐述小兴凯湖水明显比大兴凯湖清澈的原因。
(4)目前密山市城区常见俄罗斯旅游大巴,。简析俄罗斯旅游大巴多选择中国密山市停靠的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可全面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 - 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 - 2007年与2008 - 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分析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A.地表径流逐年增加B.森林火险等级增加
C.基岩裸地不断增加D.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小题2】该山地自然保护区中有可能生长成片的阔叶树应为
A.桑树林B.胡杨林C.樟树林D.桦树林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廊桥是桥梁与房屋的珠联璧合之作。廊桥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盛于明清,没落于近代。宋代以来浙江庆元县境内曾兴建多达230多座各式廊桥(现仅存数十座,下图所示县域位置及廊桥分布)。其中,木制廊桥是其重要的一类,至今还留存21座。它们不用打铆,完全靠自己本身的强度、厚擦力和结构度、水平距离等巧妙搭接。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桥梁样式,是我国木结构桥梁的“活化石”,也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类。木拱廊桥以梁木穿插的特殊而巧妙的结构形式被誉为古典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1)概述图示廊桥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阐述廊桥在历史时期对当地经济生活产生的有利影响。
(3)有人建议该县应加大廊桥修复。你是否赞同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