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图5),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图中①→②→③→④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山地自然带的数量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的 及 有关。
(2)该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 的自然带分异相似。
(3)图中从阔叶林带到冰原带的变化是以 为基础的。

(1)图中①→②→③→④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山地自然带的数量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的 及 有关。
(2)该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 的自然带分异相似。
(3)图中从阔叶林带到冰原带的变化是以 为基础的。
(26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斯里兰卡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28°C。其西南地区属潮湿区,平均年雨量约2000---3000毫米,东北地区属干燥区,年雨量约1000毫米,两区域植被类型有明显差异。
材料二 斯里兰卡人口约2000多万,茶叶、橡胶和椰子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三大支柱,茶叶出口居世界前列。按自然和经济特点差异,可分为三个区域,如下图。

(1)分析说明区域I的主要植被类型。
(2)判断该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所在的区域,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评价该国茶叶生产及出口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斯里兰卡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28°C。其西南地区属潮湿区,平均年雨量约2000---3000毫米,东北地区属干燥区,年雨量约1000毫米,两区域植被类型有明显差异。
材料二 斯里兰卡人口约2000多万,茶叶、橡胶和椰子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三大支柱,茶叶出口居世界前列。按自然和经济特点差异,可分为三个区域,如下图。

(1)分析说明区域I的主要植被类型。
(2)判断该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所在的区域,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评价该国茶叶生产及出口的有利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下图为黑龙江部分流域图及大兴安岭东西坡自然带分布图。图中呼玛县是我国最北水稻田分布区。2012年,该地开发寒地极早熟水稻的实验示范项目,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旱地改水田与节水灌溉等方面进行实验。该项目成功后,当地水稻亩产达到400千克,亩效益1120元。近年来,随着呼玛县旱改水种植水稻面积的扩大,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材料二呼玛县气候统计资料
(1)呼玛县在某节气前后一段日期内,日落之后和黎明之前的时间段天空依然明亮,这种现象称作白夜。请判断该节气并解释白夜原因。(4分)
(2)简述大兴安岭自然带在东、西坡出现的高度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6分)
(3)简析呼玛县寒地极早熟水稻项目成功的原因。(4分)
(4)如何减少旱改水种植水稻引发的负面影响?(6分)
材料一下图为黑龙江部分流域图及大兴安岭东西坡自然带分布图。图中呼玛县是我国最北水稻田分布区。2012年,该地开发寒地极早熟水稻的实验示范项目,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旱地改水田与节水灌溉等方面进行实验。该项目成功后,当地水稻亩产达到400千克,亩效益1120元。近年来,随着呼玛县旱改水种植水稻面积的扩大,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材料二呼玛县气候统计资料
| 极端气温 | 年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 | 无霜期 | 年日照时数 |
夏季 | 38℃ | -2℃ | 300-500mm | 80-110日 | 2529小时 |
冬季 | -50.2℃ |
(1)呼玛县在某节气前后一段日期内,日落之后和黎明之前的时间段天空依然明亮,这种现象称作白夜。请判断该节气并解释白夜原因。(4分)
(2)简述大兴安岭自然带在东、西坡出现的高度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6分)
(3)简析呼玛县寒地极早熟水稻项目成功的原因。(4分)
(4)如何减少旱改水种植水稻引发的负面影响?(6分)
江西南昌的“马尔代夫”呈月牙形的湖湾拥有柔软的沙滩、异国风情的茅草亭,散发着热带风光。借鉴北美五大湖多伦多城市公园沙滩理念,建设黄绿蓝特色三大主题景观带,采用新的生态技术形成“暴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的海绵公园,植物造景方面实现四季观花、四季有景,让市民能在园内郊游、娱乐、休闲、运动。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南昌花大力气建设“马尔代夫”主要是为实现
【小题2】景区实现可四季观花观景的主要条件是

【小题1】南昌花大力气建设“马尔代夫”主要是为实现
A.创建文明城市 | B.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
C.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 D.可持续发展 |
A.光照 | B.降水 | C.交通 | D.科技 |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林带的植被具有喜阴、喜湿的生长习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地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海拔范围(m)是
【小题2】甲坡最可能是

【小题1】该山地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海拔范围(m)是
A.1800~1900 | B.1900~2000 | C.2000~2100 | D.2100~2200 |
A.阳坡、迎风坡 | B.阴坡、背风坡 | C.阳坡、背风坡 | D.阴坡、迎风坡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小题2】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3】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小题1】图中①、②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 B.水源、热量 | C.土壤、光照 | D.热量、水源 |
A.水源 | B.地形 | C.土壤 | D.海陆位置 |
A.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下图示意南美洲局部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自然带①→②→③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小题2】自然带①出现在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自然带①→②→③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A.受地形、副高和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
B.受地形、信风和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
C.受副高和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
D.受信风和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列表对比分析甲、乙两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优势、劣势:
优势: 劣势:

(1)试列表对比分析甲、乙两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优势、劣势:
优势: 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