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在深圳工作的小王计划7月份利用年假前往某岛旅游,为此还请武汉的爸妈快递了棉衣和毛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小王前往的岛屿最有可能是如图所示四个岛屿中的()

【小题2】四岛中,岛上居民在晴朗的夜晚能看到北极星的是()
【小题3】四岛中,东部和西部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的是()
【小题4】四岛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小题1】小王前往的岛屿最有可能是如图所示四个岛屿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土壤有机碳密度指土壤单位面积的有机碳储量。某实验小组在庐山对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深度为0——10cm,10—20cm,20——30cm和30——40cm的土层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分别检测。下图为庐山北坡和南坡土壤有机碳密度沿海拔和土坡深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庐山的主要植被是()
【小题2】关于庐山土壤有机碳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1】庐山的主要植被是()
A.温带落叶林 | B.针阔混交林 |
C.常绿阔叶林 | D.山地草原草甸 |
A.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沿海拔梯度的变异不均匀 |
B.北坡呈现土壤有机碳含量大致沿海拔上升而增加的规律,南坡则此规律不明显 |
C.在海拔670米的高度,0—30cm的土壤深度内有机碳含量南坡小于北坡 |
D.不同海拔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量等于深层土壤的变化量 |
图1示意某国地形,图中甲区域为1000米等高线环绕地区;该国生产的藏红花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图2为该国7级及以上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图3中甲地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从地形和大气环流两方面分析其成因。
(2)从地形和气候方面推测藏红花生长的适宜环境。
(3)描述该国7级及以上地震震中分布特征,并简述其原因。

(1)说出图3中甲地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从地形和大气环流两方面分析其成因。
(2)从地形和气候方面推测藏红花生长的适宜环境。
(3)描述该国7级及以上地震震中分布特征,并简述其原因。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图3中左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右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
【小题2】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
【小题3】1999~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小题1】该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
A.东南坡 | B.东北坡 |
C.西南坡 | D.西北坡 |
A.聚落区较低 | B.随坡度增加而升高 |
C.随坡度增加而降低 | D.非聚落区较低 |
A.过度樵采 | B.人工育林 |
C.修建梯田 | D.毁林开荒 |
下图是四个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

四个山地中,①山地垂直植被类型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四个山地中,①山地垂直植被类型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热量丰富 | B.降水量大 | C.相对高度大 | D.纬度位置低 |
我国云贵高原由于受季风影响,气候暖湿,植物种类丰富,红壤广布,河流众多。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C.独特性 | D.复杂性 |
读“我国沿107°E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小题2】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

【小题1】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A.山顶2900米处 |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
A.海拔较高 |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 C.森林覆盖率高 |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
某学生2016年暑期前往图所示意区域旅游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河流①、②、③依次是
A.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B. 澜沧江金沙江怒江
B.黄河金沙江澜沧江 D.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小题2】照片中的景观分布在P地河谷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B. 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候干热
B.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D. 纬度较低,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小题1】河流①、②、③依次是
A.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B. 澜沧江金沙江怒江
B.黄河金沙江澜沧江 D.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小题2】照片中的景观分布在P地河谷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B. 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候干热
B.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D. 纬度较低,蒸发旺盛,气候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