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有著名的“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小题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小题1】“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A.c ① | B.a ② | C.c ③ | D.d ④ |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风化作用 |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甲地目前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小题2】以下自然带在图示乙河流谷地出现的有
①热带草原带 ②常绿硬叶林带 ③常绿阔叶林带 ④针叶林带 ⑤冰川带

【小题1】甲地目前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 | B.流水侵蚀作用 |
C.冰川堆积作用 | D.风力堆积作用 |
①热带草原带 ②常绿硬叶林带 ③常绿阔叶林带 ④针叶林带 ⑤冰川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⑤ |
格林尼治时间2014年10月25日14点42分,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7.2级强震,震中位于南纬3.61度,东经99.93度,震源深度为10公里.地震引发海啸,百余人死亡,数百人失踪……,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岛在赤道处的宽度约为
【小题2】地震发生时,当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小题3】下列区域关于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智利多地震与其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有关
②日本、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
③印度尼西亚多地震与其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④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有关

【小题1】该岛在赤道处的宽度约为
A.350千米 | B.400千米 |
C.500千米 | D.600千米 |
A.受热带气旋影响,风大浪急 |
B.烈日当头,酷热难耐 |
C.日出东方 |
D.繁星闪烁 |
①智利多地震与其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有关
②日本、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
③印度尼西亚多地震与其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
④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有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小题1】该区域可能属于
【小题2】对该地貌形成过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地点 | A | B | C |
海拔(米) | 500 | 250 | 600 |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米) | 421 | 3 | 412 |
【小题1】该区域可能属于
A.向斜谷 | B.背斜谷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A.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 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
(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方,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发祥地。由于河水泛滥,下游低洼地区不宜耕作。在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断有弃耕的土地,古代文明中心不断北移。左图示意两河流域,右图为巴格达的气候资料。

(1)运用地质作用原理说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形成过程。(4分)
(2)简述R河的水文特征。(8分)
(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古文明的条件。(8分)
(4)分析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断有土地弃耕,文明中心北移的原因。(8分)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方,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发祥地。由于河水泛滥,下游低洼地区不宜耕作。在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断有弃耕的土地,古代文明中心不断北移。左图示意两河流域,右图为巴格达的气候资料。

(1)运用地质作用原理说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形成过程。(4分)
(2)简述R河的水文特征。(8分)
(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古文明的条件。(8分)
(4)分析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断有土地弃耕,文明中心北移的原因。(8分)
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米,是海洋的最深处。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该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______板块边界。
【小题2】关于该海沟的形成,其能源于
【小题1】该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______板块边界。
A.美洲 | B.印度洋 |
C.亚欧 | D.非洲 |
A.太阳辐射 | B.地球内部 |
C.太阳活动 | D.其他天体的引力 |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分,共6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A
(2)红海是 (拉张、挤压运动方式)形成的.
(3)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 )(可多选,2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A
(2)红海是 (拉张、挤压运动方式)形成的.
(3)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 )(可多选,2分)
A.高大的山脉 | B.海岭 |
C.深邃的海沟 | D.岛弧链 |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小题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

【小题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亚欧板块 | B.印度洋板块 |
C.非洲板块 | D.太平洋板块 |
A.陆地区域边界 | B.板块消亡边界 |
C.海洋区域边界 | D.板块生长边界 |
历经长达11年建设施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于2014年年底正式通水,中线工程水源地在丹江口水库,而长江三峡则会参与“补水”丹江口。长江三峡与下列地貌形成相似的是
A.![]() | B.![]() |
C.![]() | D.![]() |
关于喜马拉雅山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A.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
B.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
C.是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而形成的 |
D.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