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与2000年相比,图示区域2010年()
【小题2】图中最早形成的地层是()

【小题1】与2000年相比,图示区域2010年()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 B.雨季坡面径流量增加 |
C.雨季坡面下渗量增加 | D.雨季河流含沙量增大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为解释某种地理现象或事物的成因,地理张老师在课堂上就地取材用书本进行了现场演示。下图为张老师演示过程中的一组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张老师通过演示解释的地理现象或事物是()
【小题2】通过由左图向右图的变化,张老师也演示了()

【小题1】张老师通过演示解释的地理现象或事物是()
A.火山爆发 | B.褶皱 |
C.地震 | D.断层 |
A.板块挤压碰撞 | B.岩块断裂上升 |
C.岩层水平挤压 | D.外力侵蚀搬运 |
读 “31.5°N纬线上某地地形剖面图” (横坐标表示经度)。

【小题1】图中N湖泊水面与M山峰的相对高度,较大值多出现在()
【小题2】图中X海域与Y高原,分别位于()

【小题1】图中N湖泊水面与M山峰的相对高度,较大值多出现在()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
B.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
C.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
D.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D 板块,E 板块, F 板块。
(2)红海是图中的 板块和 板块(填字母)
相互 (运动方式)形成的。
(3)喜马拉雅山是由图中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而成。(填字母代号)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D 板块,E 板块, F 板块。
(2)红海是图中的 板块和 板块(填字母)
相互 (运动方式)形成的。
(3)喜马拉雅山是由图中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而成。(填字母代号)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处的构造地貌为( )
【小题2】②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其形成过程是( )

【小题1】①处的构造地貌为( )
A.背斜 | B.向斜 |
C.背斜谷 | D.向斜谷 |
A.褶皱——沉积——断裂 | B.褶皱——断裂——沉积 |
C.断裂——侵蚀——褶皱 | D.褶皱——断裂——侵蚀 |
201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省设立“西咸新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正式通车。这些重大举措,必将使“丝绸之路带”大放异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渭河与汉江流域局部图”,“渭河某地南北向基岩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上三个重要城市的经济数据

(1)用内外力作用解释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2分)
(2)说出“引汉济渭”可能对汉江下游造成的影响。(2分)
(3)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泾渭分明”,即“泾浊渭清”,但现在是“泾渭均浊”,“泾渭分明”不再。试分析原因。(3分)
(4)近年,西安建立了“国际港务区”,实施综合保税制度,运营国际货运列车,力图重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试分析西安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3分)
材料一 “渭河与汉江流域局部图”,“渭河某地南北向基岩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上三个重要城市的经济数据

(1)用内外力作用解释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2分)
(2)说出“引汉济渭”可能对汉江下游造成的影响。(2分)
(3)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泾渭分明”,即“泾浊渭清”,但现在是“泾渭均浊”,“泾渭分明”不再。试分析原因。(3分)
(4)近年,西安建立了“国际港务区”,实施综合保税制度,运营国际货运列车,力图重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试分析西安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3分)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属于太平洋板块的是
【小题2】图中h地有一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的岛屿,位于极圈附近,该岛

【小题1】图中属于太平洋板块的是
A.m | B.n | C.e | D.f |
A.地处高纬度,不受暖流影响 |
B.板块挤压形成,多火山 |
C.冬季处于高压中心,吹东风 |
D.由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 |
读日本东部海域相关地质构造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海底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结晶物质,常分布于槽形的深海沉积物中,图中四地中可能大量蕴藏此种矿产的是
【小题2】研究发现,日本每次经历地震后,邻近岛屿都将发生位移,根据板块性质及所学知识,若本州岛发生大地震,一般情况下多数

【小题1】海底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结晶物质,常分布于槽形的深海沉积物中,图中四地中可能大量蕴藏此种矿产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岛屿西移 | B.岛屿下沉 |
C.岛屿抬升 | D.海岸线上移 |
左图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小题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小题1】左图中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④一⑦一③ | B.②—③—④ |
C.⑥一①一③ | D.③—④—⑤ |
焉耆马是我国古代西域名马,体形较小,跋山涉水善奔跑、耐力好,这些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焉耆马集中产自海拔2 800米左右的天山某高山盆地,该盆地位于三条“U”型谷地的汇合处,较为平坦开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材料中盆地较为平坦开阔的原因是
【小题2】关于焉耆马优良特征的形成原因,推断不正确的是
【小题1】材料中盆地较为平坦开阔的原因是
A.内力作用 | B.冰川作用 |
C.流水作用 | D.风力作用 |
A.天山冰雪融水提供了富含矿物养分的优质饮用水源 |
B.多样的植物种类提供了富含营养的食物 |
C.平坦开阔的盆地提供了训练奔跑能力的场所 |
D.盆地海拔较高,含氧量较低,有利于良好耐力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