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某探险协会组织“火山主题探险旅游”,目的地分别为下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半岛或岛屿上的火山。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某一地火山附近的板块边界类型与其它三地不同,它是()
【小题2】在甲、乙、丙、丁四地附近还可以欣赏到的特色景观依次是()

【小题1】图中某一地火山附近的板块边界类型与其它三地不同,它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肥美草原牧场、高峻海岸山脉、旖旎峡湾风光、填海造陆工程 |
B.高峻海岸山脉、旖旎峡湾风光、肥美草原牧场、填海造陆工程 |
C.高峻海岸山脉、填海造陆工程、肥美草原牧场、旖旎峡湾风光 |
D.填海造陆工程、旖旎峡湾风光、高峻海岸山脉、肥美草原牧场 |
右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③是石灰岩,则④为
【小题2】图中岩层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
【小题3】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可能是

【小题1】如果③是石灰岩,则④为
A.花岗岩 | B.板岩 | C.石英岩 | D.大理岩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板块界线示意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日本多地震。日本群岛附近的板块界线类似于图中()
【小题2】甲板块内的大陆()

【小题1】日本多地震。日本群岛附近的板块界线类似于图中()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A.西部多高大山脉 | B.气候类型南北对称 |
C.盛产铁矿石和煤炭 | D.河流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属于风力沉积地貌的是
【小题2】图中属于流水沉积地貌的是

【小题1】图中属于风力沉积地貌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和田玉矿脉位于昆仑山,开采难度大,发源于昆仑山的玉龙喀什河,自古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地,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床拣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古代和田地区采玉的最佳季节是在
【小题2】古人采玉的主要河段在

【小题1】推测古代和田地区采玉的最佳季节是在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M河段 | B.N河段 | C.H河段 | D.R河段 |
阅读下面的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非洲及东非大裂谷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马达加斯加岛及M市、N市的气候资料。塔那那利佛是马达加斯加的首都,旧称“阿纳拉曼加”。建于十七世纪,位于中部高原东部的一处海拔1470米的山脊上。


(1)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是 。根据图甲和图乙的信息,说出东非裂谷带存在的证据有哪些。(4分)
(2)分析图丙所在国家首都位置的优越自然条件。(3分)
(3)根据图丙、图丁和气候表格,比较M、N两城市的气候特征。(6分)
材料一:非洲及东非大裂谷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马达加斯加岛及M市、N市的气候资料。塔那那利佛是马达加斯加的首都,旧称“阿纳拉曼加”。建于十七世纪,位于中部高原东部的一处海拔1470米的山脊上。


(1)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是 。根据图甲和图乙的信息,说出东非裂谷带存在的证据有哪些。(4分)
(2)分析图丙所在国家首都位置的优越自然条件。(3分)
(3)根据图丙、图丁和气候表格,比较M、N两城市的气候特征。(6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背斜的是 、向斜的是 。
(2)从地形上看,乙处是 ,形成原因是 。
(3)地震多发地带是图中 。
(4)图中四个部位有可能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的是 ,储水构造是 。
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 。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背斜的是 、向斜的是 。
(2)从地形上看,乙处是 ,形成原因是 。
(3)地震多发地带是图中 。
(4)图中四个部位有可能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的是 ,储水构造是 。
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 。
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A.风化作用──风蚀洼地、风蚀沟谷 | B.搬运作用──沙丘和戈壁 |
C.侵蚀作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 D.沉积作用──桂林山水 |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1)~(5)题。(13分)
材料一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方框代表岩浆、沉积岩和岩浆岩,数字代表各种地质作用。

材料二 亚洲东岸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1)材料一图A中代表岩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图A中的地质作用与图B中乙、丙两处岩石的形成对应的是乙________、丙________(填数码)。
(2)图B中丙岛屿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的原因是由于位于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相撞挤压附近,地壳运动活跃。
(3)图B中甲、乙两处出现地形倒置的是 处,原因是
。
(4)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________(甲或乙)处,理由是 。
(5)据图B分析,甲地东西侧谷地发育的河流流域面积相当,但东侧河流水量较小。请从河谷成因差异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材料一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方框代表岩浆、沉积岩和岩浆岩,数字代表各种地质作用。

材料二 亚洲东岸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1)材料一图A中代表岩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图A中的地质作用与图B中乙、丙两处岩石的形成对应的是乙________、丙________(填数码)。
(2)图B中丙岛屿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的原因是由于位于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相撞挤压附近,地壳运动活跃。
(3)图B中甲、乙两处出现地形倒置的是 处,原因是
。
(4)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________(甲或乙)处,理由是 。
(5)据图B分析,甲地东西侧谷地发育的河流流域面积相当,但东侧河流水量较小。请从河谷成因差异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