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小题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
A.岩石有风化裂隙 | B.岩石中含有化石 |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 D.岩石具有可溶性 |
A.流水侵蚀 | B.流水沉积 |
C.流水溶蚀 | D.人工雕刻 |
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喀斯特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介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贵州则“介于二者之间”。
(1)分析我国喀斯特地貌在南方亚热带分布比北方广的原因。(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概括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
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读“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可溶性差 |
B.岩石的透水性差 |
C.该地水的流动性差 |
D.该地水的溶蚀力可能强 |
A.该地岩石裂隙可能较大 |
B.该地降水较少 |
C.该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多 |
D.该地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向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桂林山水景观特点是( )
A.风吹草地见牛羊 | B.一望无际的平原 |
C.一座座山峰平地拔起 | D.雪山连绵 |
A.山高 | B.水秀 |
C.洞奇 | D.石美 |
A.流水堆积地貌 | B.风力侵蚀地貌 |
C.风力堆积地貌 | D.流水溶蚀地貌 |
A.地壳断陷集水 | B.火山口集水 |
C.河流改道 | D.滑坡阻断河流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 B.入湖径流增多 |
C.湖盆在加深 | D.入湖泥沙增多 |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及部分等高线分布示意图”,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2000米和45米,位于上游山区河段和下游河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自西向东流②河流自东向西流③M河段很少有支流汇入,且流域面积狭小④N河段很少有支流汇入,且流域面积狭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河道易决堤,洪涝灾害多发 | B.含沙量一定比M处的高 |
C.河网密布,航运条件好 | D.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马拉维翻(位置见下图)。南北长584km,东西宽16-80km,平均水深273m,北端最深处达706m。湖水四周由14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湖水唯一出口是赞比西河的支流希雷河。马拉维湖一年四季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下层滞水带水温很低,而表水层温度发生跃变,常年基本在24℃-29℃,但每年7-8月,马拉维湖最南端的水域表层水注会下降到23℃。马拉维湖潮水的透明度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

(1)解释马拉维湖狭长、幽深的原因。
(2)说明7-8月份马拉维湖南端水温下降的原因。
(3)推测12月份马拉维湖湖水透明度较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