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表面海陆起伏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
C.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
D.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高度数值
【小题2】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D.板块的内部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
【小题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牡蛎礁体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其中的水平夹层厚度较薄,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右图),礁体Ⅰ-Ⅵ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在牡蛎礁从Ⅰ到Ⅵ的形成时期,该区域
A.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B.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C.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D.地壳持续性下沉
【小题2】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A.处于枯水期,营养物质减少B.处于洪水期,河流输沙量大
C.处于寒冷期,海平面上升快D.处于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
【小题3】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形成的主要沙源及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海底淤泥 海水搬运、沉积B.海底淤泥 风力搬运、沉积
C.河流泥沙 流水搬运、沉积D.河流泥沙 风力搬运、沉积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闽浙边界。下左图为太姥山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夫妻峰”景观图,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组成“夫妻峰”景观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该景观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使得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内力作用是________;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2)甲处的地貌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乙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形成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丁箭头代表________作用。受其作用形成C为________岩。
(5)如果在甲、乙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__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________地找到地下水。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泥火山是地下深处高压泥浆和气体通过岩石裂隙运移到地表而形成的锥状堆积体。下图示意全球泥火山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全球泥火山主要分布在
A.板块内部活跃地区B.板块内部稳定地区
C.板块生长边界附近D.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小题2】泥火山最可能位于
A.断层构造B.背斜顶部
C.向斜槽部D.褶皱翼部
【小题3】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泥火山喷发物质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某地区通过钻探某一岩层得出的地质数据:黑点代表钻井位置,斜线左边数据代表井口所在地面海拔高度(单位:米),斜线右边数据代表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下下列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地形坡度在四地中最缓
B.乙地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为主
C.丙地地下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丁地地貌的形成以内力为主
【小题2】若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则降水最多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戊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雅鲁藏布江加查河段(藏嘎至虾日)长约76 km。该地区地形抬升扰乱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成为中低纬度的高寒气候区。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加查河段水系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示区域地势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南部、北部和东部高B.中部高,南北低C.南部、北部和西部高D.中部高,四周低
【小题2】加查河段以藏木为界,其上游河谷狭窄,有两处瀑布,两岸为花岗岩;下游为弯曲河床。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河流上游以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成“V”形B.上游沉积物多,沿途冲积扇多且广
C.下游河床成“U”形,两侧河床几乎对称D.瀑布多因断层影响发育而成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鸟取沙丘位于日本鸟取县东部沿海(如下图所示),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 2 公里。 沙丘中有巨大的凹地,有时充盈淡水,一簇簇不知名的植物顽强生长着,形成片片“迷你绿洲”。 随着日本政府的重视,人们开始保护“沙丘”,需要每年整治除去“迷你绿洲”。

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小题1】与鸟取沙丘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海水沉积D.流水沉积
【小题2】“迷你绿洲”的出现可以
A.降低风速进而减轻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出现沙暴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小题3】被整治除去的“迷你绿洲”,其再次出现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
A.3月B.6月C.9月D.12月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比尔卡班巴(Vilcabamba),意为“神圣的平原”,是南美赤道国厄瓜多尔南部小镇,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谷,小镇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面临太平洋,海拔为1 500米,终年气温为18℃~24℃,湿度68%,无明显季候风,小镇风景秀丽,常见清澈溪流,溪中富含镁、钙等营养元素。当地居民以玉米、芋头、豆类、小米等为主食,肉食少;没有代步工具;没有机器劳动,老少脚力惊人,喜欢劳动,无金钱概念。

芋艿,营养价值丰富,为多年生块茎湿生草本植物,叶盾形肥大,株基部缩茎可累积养分肥大呈肉质球,即“母芋”,母芋生“子芋”,子芋生“孙芋”。芋艿性喜温和湿润,生长适温20℃以上;为短日照草本,较耐荫,具有水生性,不耐旱,对土壤适应性广。

(1)分析比尔卡班巴高原谷地芋艿种植的气候优势。
(2)分析比尔卡班巴“神圣的平原”上河道河曲的成因。
(3)分析比尔卡班巴河曲发展变化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4)分析小镇比尔卡班巴形成“长寿之谷”美誉的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