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作用形成地表的“粗毛坯”,外力作用则不断地把“粗毛坯”进行再塑造,使地表形态更加多姿多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成语的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
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C.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
【小题2】若下图为某一沉积层内的沉积物(颗粒)示意图,那么该沉积物的成因可能是( )
A.流水沉积作用B.冰川沉积作用
C.海浪沉积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地壳运动较稳定状况下,河流上游至下游的下蚀速度与侧蚀速度理论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一般情况下“V”型谷在哪条线段代表的河段上最典型()
A.abB.cdC.deD.df
【小题2】df线最可能代表下列哪条河流的河段( )
A.鄂毕河B.圣劳伦斯河C.黄河D.莱茵河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山药自古以来被视为物芙价廉的滋补佳品。山药喜光,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图中P地是我国山药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之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推断影响P地山药生长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光照B.洪涝C.土壤D.水源
【小题2】有关P地所在地形区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先岩层断裂下陷,后流水沉积
B.先岩层上升,后流水侵蚀
C.先风力沉积,后流水沉积
D.先岩层断裂下陷,后流水侵蚀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甲乙丙丁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恐龙化石的岩石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东非高原形成的过程是
A.①B.②C.④D.⑥
【小题3】在①这一过程中
A.温度降低,压力升高B.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C.温度降低,压力降低D.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岩层①②③④按由老到新的次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③④②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图所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变质作用、流水侵蚀
B.B──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C──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D.D──岩浆活动、流水沉积
【小题2】乙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的过程。甲图中D地的岩石类型对应乙图中的()
A.aB.bC.cD.d
【小题3】关于甲图中四地所在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区河流蒸发是当地降水的主要水汽
B.B地区降水丰富,主要参与内陆循环
C.C地区是四地区中水循环最活跃的地区
D.D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东南季风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诸山平地拔起,流水清澈,青山浮水,景色清幽”是我国某著名风景区的真实写照。据此读图(图中L示意河流)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知,河流L在该地地貌形成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风化B.侵蚀C.搬运D.沉积
【小题2】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曾经为海洋B.H石柱形成时间早于溶洞
C.该地地貌多冰斗D.H石柱组成成分为大理岩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推断图中锋面类型及其影响地区的天气特征。
(2)推断甲处的地貌。
(3)指出甲、乙、丙中受侵蚀作用最强的一处,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8分)

(1)图中A地属于地质构造中的 ,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如我国的 ;B地属于地质构造中的    ,其上常有许多典型的谷地或盆地,如我国的
(2)D处属于地质构造中的    ,地貌上形成 ,成因是   
(3)图中A、B、C、D四处属于储油构造的是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地貌景观图”,图中景观与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甲——④B.乙——②C.丙——③D.丁——⑤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