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下列地形主要受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小题2】关于内、外力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地形主要受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落基山的隆起 | B.亚马孙平原的形成 |
C.阿尔卑斯山的角峰和冰斗 | D.海南岛海边的沙滩 |
A.外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
B.内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
C.外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内力作用进行得很慢 |
D.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
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下图甲中①处有一瀑布,有史为证,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然而同学们在秋游时,并未欣赏到如此壮观的场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试分析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及原因。
(2)在大型瀑布之下往往会有水潭,结合乙图信息,分析其成因。
(3)秋游时,同学们对甲图中②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的成因,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一:向斜成谷;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验证上述假设,同学们必须寻找的资料或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试分析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及原因。
(2)在大型瀑布之下往往会有水潭,结合乙图信息,分析其成因。
(3)秋游时,同学们对甲图中②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的成因,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一:向斜成谷;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验证上述假设,同学们必须寻找的资料或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③所在的岛屿多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①②纬度相近,但自然带却有明显的差异,②所反映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
是( )

【小题1】③所在的岛屿多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常年受海浪的猛烈冲击 |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线附近 |
C.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线附近 |
D.位于板块的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
是(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用等高线反映一特定岩层顶面起伏形态的构造图称为构造等高线图。这种构造图定量地、醒目地反映了地下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形态。这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读某背斜构造岩层顶面标高(海拔高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0号孔的孔深可能是( )
A.245米 | B.300米 |
C.345米 | D.355米 |
A.12~11~6 | B.10~9~7 |
C.12~10~9 | D.11~9~7 |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河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 )
【小题2】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小题3】近年来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其原因有( )

【小题1】该河流( )
A.水流湍急 | B.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
C.右岸陡峭 | D.水量季节变化小 |
A.汇入处落差大 | B.位于干流凹处 | C.侵蚀作用强 | D.支流流速慢 |
A.上游建大型水库 | B.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 |
C.下游新建防洪大坝 | D.下游河道不断疏通 |
(2014.上海高考)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
A.喜马拉雅山区 | B.日本太平洋岩区 |
C.新西兰南北岛屿 | D.冰岛火山带 |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题。

K岛处于( )

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
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 |
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 |
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 |
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