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淄博市博山开元洞、沂源溶洞内景观

博山开元溶洞 沂源溶洞内景观
材料二 郯庐断裂区域示意图

(1)淄博市的自然带是________,溶洞属于_____________地貌,关于溶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试分析淄博市出现这种地貌的原因。
材料一 淄博市博山开元洞、沂源溶洞内景观


博山开元溶洞 沂源溶洞内景观
材料二 郯庐断裂区域示意图

(1)淄博市的自然带是________,溶洞属于_____________地貌,关于溶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洞属于冰川地貌 |
B.溶洞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
C.溶洞分布于沉积岩地区 |
D.溶洞是含有SO2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形成的 |
我国一联合考察团对广西喀斯特地貌进行了一次联合考察。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桂林山水”这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种条件无关 ( )A.岩石条件 | B.气候条件 | C.生物条件 | D.土壤条件 |
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黄河中游河段 |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云贵高原 |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太行山区 |
D.“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桂林山水 |
下图为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五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②→①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以________变化为基础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④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塑造①处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

(1)③→②→①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以________变化为基础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④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塑造①处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
采煤是一个高危险行业,稍微一点麻痹或者松懈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图中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右图中能代表含煤层岩层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类型是:( )
【小题2】在左图中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小题1】右图中能代表含煤层岩层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类型是:( )
A.7,a | B.3,b | C.2,c | D.1,d |
A.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 |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 D.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
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为云贵高原崎岖地表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左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岩石中有化石 | B.丙、乙岩石均具有层理结构 |
C.③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 | D.①是石灰岩变为大理岩的过程 |
A.②和风力侵蚀 | B.③和流水侵蚀 | C.②和流水侵蚀 | D.③和风力侵蚀 |
阅读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9月25日,有着“天眼”之称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喀斯特洼地建成并使用。望远镜的主要目标是探测宇宙中的遥远信号和物质。选址远离城市,附近没有通信公用移动基站,只能通过固定电话和外界联络。
材料二:左图射电望远镜示意图,右图为喀斯特地貌图

(1)该洼地形成的原因是 。评价当地的地质条件对“天眼”工程的影响 。
(2)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限制该处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3)当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区位优势有 。
(4)“天眼”建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你认为该地发展旅游业,政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材料一:2016年9月25日,有着“天眼”之称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喀斯特洼地建成并使用。望远镜的主要目标是探测宇宙中的遥远信号和物质。选址远离城市,附近没有通信公用移动基站,只能通过固定电话和外界联络。
材料二:左图射电望远镜示意图,右图为喀斯特地貌图

(1)该洼地形成的原因是 。评价当地的地质条件对“天眼”工程的影响 。
(2)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限制该处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3)当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区位优势有 。
(4)“天眼”建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你认为该地发展旅游业,政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