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题:

【小题1】甲图中的地貌是()
【小题2】丙图中M山从成因看属于()

【小题1】甲图中的地貌是()
A.冲积扇 | B.沙丘 | C.三角洲 | D.黄土塬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
图为贵州龙化石,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
【小题2】与上述岩石属于同一类岩石的是()

【小题1】下列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
A.花岗岩 | B.沉积岩 | C.变质岩 | D.岩浆岩 |
A.玄武岩 | B.大理岩 | C.板岩 | D.砂岩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
(2)图中A处的地形是 ,成因是 。
(3)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
(2)图中A处的地形是 ,成因是 。
(3)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
内力作用形成地表的“粗毛坯”,外力作用则不断地把“粗毛坯”进行再塑造,使地表形态根据多姿多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成语的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小题2】若下图为某一沉积层内的沉积物(颗粒)示意图,那么该沉积物的成因可能是

【小题1】下列成语的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 |
B.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 |
C.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
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 |

A.流水沉积作用 | B.风力沉积作用 |
C.海浪沉积作用 | D.冰川沉积作用 |
下图是我国某瀑布地质剖面,该瀑布大约以每年一米的速度后退。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小题2】该瀑布可能会使其下游河流的

【小题1】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岩层断裂一流水侵蚀—地壳抬升—流水沉积 |
B.岩层断裂—流水侵蚀—地壳下陷—流水沉积 |
C.外力沉积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
D.外力沉积一固结成岩—地壳下陷—流水侵蚀 |
A.含沙量增加 | B.含沙量减少 |
C.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 D.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
读下图,图示为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内力作用比较明显的是()
【小题2】图中②地貌属于下列何种力量作用的结果()
【小题3】(原创)与图中③地貌的形成作用最相似的是()

【小题1】图中内力作用比较明显的是()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流水堆积 | D.风力堆积 |
A.沙丘 | B.角峰 | C.石笋 | D.石林 |
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小题2】成因与乙处地质构造相符的山地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 B.断层、背斜、向斜 |
C.向斜、断层、背斜 | D.背斜、向斜、断层 |
A.华山 | B.泰山 | C.庐山 | D.喜马拉雅山 |
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①处有一瀑布,有史为证,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依据图中信息,说明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该瀑布10万年后
(2)乙图中的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该类岩石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游时,同学们对甲图中②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的成因,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一: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发育成谷地。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验证上述假设,同学们必须寻找的资料或证据是 。

(1)依据图中信息,说明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该瀑布10万年后
A.①位置上游 | B.①位置下游 | C.保持①位置不变 |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2)乙图中的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该类岩石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游时,同学们对甲图中②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的成因,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一: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发育成谷地。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验证上述假设,同学们必须寻找的资料或证据是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东西两端每年还在以143米的速度延伸。
材料二:崇明岛庙镇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种植藏红花,是中国最大的藏红花种植地,近年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它原产地不是西藏,西藏曾试种,但未成功。藏红花喜温和、凉爽,冬季不低于-10℃即可安全越冬(球茎冻坏),怕炎热,较耐寒,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积水,喜轮作,忌连作。生长特点是夏季休眠,秋季发根、长叶,花期10-11月,花朵从开放到凋谢只有两三个小时,凋谢以后就会烂掉,失去价值。材料三:崇明岛示意图和藏红花示意图。

(1)分析崇明岛每年向东西两端延伸的原因,并预测未来的变化状况。
(2)说明西藏曾试种藏红花未获成功的自然原因。
(3)指出崇明岛藏红花种植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以及对藏红花的影响。
(4)有人提议扩大崇明岛庙镇的藏红花种植面积,请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东西两端每年还在以143米的速度延伸。
材料二:崇明岛庙镇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种植藏红花,是中国最大的藏红花种植地,近年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它原产地不是西藏,西藏曾试种,但未成功。藏红花喜温和、凉爽,冬季不低于-10℃即可安全越冬(球茎冻坏),怕炎热,较耐寒,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积水,喜轮作,忌连作。生长特点是夏季休眠,秋季发根、长叶,花期10-11月,花朵从开放到凋谢只有两三个小时,凋谢以后就会烂掉,失去价值。材料三:崇明岛示意图和藏红花示意图。

(1)分析崇明岛每年向东西两端延伸的原因,并预测未来的变化状况。
(2)说明西藏曾试种藏红花未获成功的自然原因。
(3)指出崇明岛藏红花种植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以及对藏红花的影响。
(4)有人提议扩大崇明岛庙镇的藏红花种植面积,请谈谈你的看法。
“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是对下图区域的描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脉的主要走向大致为()
【小题2】形成该山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小题1】图中山脉的主要走向大致为()
A.东西 | B.南北 | C.西北一东南 | D.东北一西南 |
A.背斜成山 | B.向斜成山 | C.沉积成山 | D.断层成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