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山地的形成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采主要采用水平井和岩层压裂技术(目前主要为水力压裂,高压泵将混合着压裂砂的大量水加压注入井底)开采。美国的页岩气层厚度较大、埋藏较浅,目前开发一口页岩气井的费用仅为470万美元,但是第二年产气衰减率较快,需要较多的气井投入。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页岩气的技术储备,21世纪进入大规模商业开发,2014年页岩气产量达到3400亿米³。
材料二美国本土页岩气开采区域和天然气管道分布图

(1)描述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特征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东北部大规模开发页岩气的有利条件?
(3)根据页岩气的生产特点,分析页岩气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
(4)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析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低缓的原因。
材料一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采主要采用水平井和岩层压裂技术(目前主要为水力压裂,高压泵将混合着压裂砂的大量水加压注入井底)开采。美国的页岩气层厚度较大、埋藏较浅,目前开发一口页岩气井的费用仅为470万美元,但是第二年产气衰减率较快,需要较多的气井投入。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页岩气的技术储备,21世纪进入大规模商业开发,2014年页岩气产量达到3400亿米³。
材料二美国本土页岩气开采区域和天然气管道分布图

(1)描述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特征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东北部大规模开发页岩气的有利条件?
(3)根据页岩气的生产特点,分析页岩气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
(4)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析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低缓的原因。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后在长期的外力作用而形成成波浪形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波浪岩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能形成
【小题2】在波浪岩景观的形成过程中,参与其中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小题1】形成波浪岩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能形成
A.片麻岩 | B.大理岩 | C.石英岩 | D.板岩 |
A.岩浆入侵 | B.冰川侵蚀 |
C.风力侵蚀 | D.海浪侵蚀 |
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图”,图中(a)是乙地典型的地貌景观,其岩石有明显的层状结构。
[
材料二我国伊犁地区与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和法国的普罗旺斯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普罗旺斯和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只花开一季,而伊犁河谷可以使薰衣草花开两季,这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伊犁薰衣草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中旬,6月底收割一次;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
(1)说明图(a)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说明伊犁河谷能“花开两季”的原因。
(3伊犁河谷能“花开两季”,大面积种植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图”,图中(a)是乙地典型的地貌景观,其岩石有明显的层状结构。

材料二我国伊犁地区与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和法国的普罗旺斯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普罗旺斯和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只花开一季,而伊犁河谷可以使薰衣草花开两季,这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伊犁薰衣草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中旬,6月底收割一次;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
(1)说明图(a)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说明伊犁河谷能“花开两季”的原因。
(3伊犁河谷能“花开两季”,大面积种植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地处(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处 |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处 |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拉伸处 |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处 |
读我国某地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沟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2】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
【小题3】生活在图示区域

【小题1】该地沟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A.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 |
B.石灰岩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 |
C.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 |
D.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 |
A.光照更强 |
B.土壤的水分更好 |
C.坡度更缓 |
D.植被覆盖率更高 |
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
B.土壤肥沃,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
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 |
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 |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水力,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下图示意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甲地和乙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自然原因。
(2)从外力的角度说出甲地和丙地土壤侵蚀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简述印度应对土壤侵蚀可采取的主要工程性措施。

(1)指出甲地和乙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自然原因。
(2)从外力的角度说出甲地和丙地土壤侵蚀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简述印度应对土壤侵蚀可采取的主要工程性措施。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说明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及其成因。
(3)分析图示地區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说明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及其成因。
(3)分析图示地區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小题3】与图中山脉走向一致的山脉是

【小题1】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丙甲 | D.丙乙甲 |
A.石灰岩 | B.大理岩 | C.花岗岩 | D.玄武岩 |
A.横断山 | B.阿尔泰山 | C.秦岭 | D.大兴安岭 |
浙江省普陀山是我国著名旅游景区,其山峰主体岩石为花岗岩。读普陀山旅游景区“金刚宝石”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金刚宝石”属于
【小题2】据题中信息推断,“金刚宝石”形成的原因为
【小题3】下列地质作用中,“金刚宝石”形成过程中没有受到的是

【小题1】“金刚宝石”属于
A.沉积岩 | B.岩浆岩 | C.变质岩 | D.陨石 |
A.坠落的陨石 | B.火山喷发 |
C.花岗岩风化 | D.冰川运动带来的漂砾 |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搬用作用 | D.变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