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图中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C、P、T、J、K。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判别该区地层发生褶皱的时间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构造
A.C地层形成之后;背斜
B.K地层形成之前;背斜
C.P地层形成之前;向斜
D.K地层形成之后;向斜
【小题2】地表形态的成因与地质构造、岩性、外力作用等因素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形成山地丘陵,向斜形成河谷、盆地
B.山地丘陵由较软弱的岩石构成
C.河谷、盆地发育于软弱岩层与向斜的核部
D.河谷、盆地由河流的侵蚀而成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山体由红色岩石和粗砂砾石组成。谷内山体陡峭险峻,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崖壁下部
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下图为岩石转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崖壁下部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D.海水侵蚀
【小题2】据图文资料,判定该峡谷主要岩石为
A.甲B.乙
C.丙D.丁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欧洲某地区地质分布图(图中砖块状岩石是白垩纪石灰岩),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肥沃,土层深厚B.地表水丰富
C.交通线修建制约因素小D.易受旱灾威胁
【小题2】沿A-C作一剖面,地貌为
A.背斜山B.向斜山
C.背斜谷D.向斜谷
【小题3】下列能较恰当地反映B处河床剖面的是
A.B.
C.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出形成的火山
【小题2】我国下列地貌在成因上与M相同的是
A.喜马拉雅山B.长白山
C.黄土高原D.华山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能
B.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和重力能
C.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都是由外力作用形成
D.侵蚀作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都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地貌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新月形沙丘B.海蚀陡崖
C.冰斗D.风蚀蘑菇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是其位于
A.大西洋沿岸地区
B.大陆板块向大洋板块的俯冲带
C.板块张裂地区
D.地壳运动活跃地带
【小题2】日本群岛的成因是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所列景观有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关于上述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主要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B.②在板块交界处比较少见
C.③主要分布在我国低海拔的平原区
D.④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山区,大致呈东西走向,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岩层中含有生物化石。峡谷北壁高南壁低。北壁为森林草原风光,南壁有匍伏在干涸石山上的耐旱松柏,谷底为荒漠。读下图“大峡谷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岩浆活动-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B.侵蚀搬运-固结成岩-风化剥蚀
C.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力沉积
D.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小题2】大峡谷的植被分布,体现了
A.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由低纬向高纬的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3】形成大峡谷南、北壁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南壁纬度低,蒸发量大B.北壁纬度高,水汽充足
C.南壁受上升气流影响强D.北壁为湿润气流迎风坡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左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下右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B.搬运堆积
C.侵蚀堆积D.搬运侵蚀
【小题2】能够反映右图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A.甲B.乙
C.丙D.丁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