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山体由红色岩石和粗砂砾石组成。谷内山体陡峭险峻,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崖壁下部
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下图为岩石转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崖壁下部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海水侵蚀
【小题2】据图文资料,判定该峡谷主要岩石为
A.甲
B.乙
C.丙
D.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29 03:37: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字母、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图例甲、乙的岩石类型分别是( )
A.变质岩,沉积岩
B.侵入岩,沉积岩
C.沉积岩、变质岩
D.沉积岩,喷出岩
【小题2】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匹配正确的是( )
A.E—变质作用
B.F—岩浆活动
C.G—地壳运动
D.H—固结成岩
同类题2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若③作用过程中形成了煤炭,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c为
A.岩浆
B.岩浆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小题2】图中①表示的地质作用为
A.高温熔化
B.冷却凝固
C.变质作用
D.外力作用
同类题3
贵州梵净山的“蘑菇石”由层状变质岩(主要为板岩、片岩)堆叠而成。左图为蘑菇石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左图所示“蘑菇石”的岩石类型对应右图中的
A.a
B.b
C.c
D.d
【小题2】“蘑菇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
同类题4
我校建校之初,辗转于华北地区。这段历史被镌刻在“光辉历程”纪念石上。该石为花岗岩。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光辉历程”纪念石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小题1】右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冷却凝固
B.②——变质作用
C.③——重熔再生
D.④——沉积作用
【小题2】“光辉历程”纪念石,按其类型应为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侵蚀作用、外力堆积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堆积作用、外力搬运
同类题5
在下图中的方框中填出三大类岩石,并写出各箭头的含义: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