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模拟某地貌的形成小实验: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堆积体的形状特点。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实验主要是探究()
A. 风力的搬运作用 B. 流水的搬运作用
C. 风力的堆积作用 D. 流水的堆积作用
【小题2】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有()
①没有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 ②没有选用颗粒不等的混合物作为实验材料
③堆积体的形状与实际地貌差别很大 ④没有体现搬运过程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6-24 12:5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江西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被中外专家一致称为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其景区内的“东方女神”为世界“绝景”。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形成东方女神风景的岩石属于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的
A.A
B.B
C.C
D.D
【小题2】6.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C.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页岩形成的年代最晚,不可能有化石
B.甲处河谷的形成是因为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C.矿床所在地层岩石最有可能是变质岩
D.大坝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
【小题2】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A.含沙量增大
B.结冰期缩短
C.年径流量增大
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太行山脉的地理意义。
(2)分析黄河对图示地区地表形态塑造的作用。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上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2)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同类题5
读地理素描图,分别因流水侵蚀作用和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丙和甲
D.丁和丙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河流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