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4日,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两年来,共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市)的8 700万人口,在保障用水、修复生态、抗旱排涝等方面取得了综合效益。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材料二 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及长江武汉段流量示意图。

(1)当长江三峡水库水量充沛时会将三峡水库的水引入中线调水工程的主调水地_______;中线比东线调水最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东线调水工程的最大优点是有___________,所以工程量小,工期短。
(2)东线工程的不足是___________以南段需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大;中线工程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所以工程量大、工期长,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等。
(3)结合北京的气候和长江流量资料,分析如何解决供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点缺水地区的分布地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农业用水量大B.②地距海较远,降水量较少
C.③地资源型缺水D.④地工业用水量大
【小题2】解决①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人工降雨B.跨流域调水C.大力开采地下水D.修建梯田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扩展,成都用水需求在不断增加,滋润了成都两千余年的都江堰已经力不从心。成都市决定在李家岩附近的两山之间建设水库,作为水资源缺乏或被污染时的备用水源地。
材料二 文井江发源于崇州西部山区火烧营东北麓,多年平均径流量超过3.2亿立方米,李家岩段地处峡谷,地质条件稳定,上游植被保存较好、少有工业布局。据《华阳国志》记载,蜀郡守李冰建成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后,接着又疏导了文井江,加固沿江河堤,使蜀地沃野千里,西河码头商贾云集,“西江晚渡客三千”成为崇州一道美丽的风景。
材料三 下图为李家岩水库位置图。

(1)根据材料二,简述李家岩水库作为成都备用水源地的原因。
(2)推测蜀郡守李冰对文井江的开发治理措施。
(3)有人提出开采地下水作为成都市的备用水源。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长江径流量远大于黄河径流量的主要原因。(从气候和流域面积两方面)
(2)指出造成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3)简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的地理意义。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图示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示工程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试对东线与中线调水方案进行评价。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下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进水口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方便引水管自流B.减少引水杂质C.防止泥沙淤积D.过滤水中污染物
【小题2】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 )
A.增加地表径流B.降低土地盐碱化C.增加水汽输送量D.缓解水土流失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江苏省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江苏省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B.南、北地区水资源数量差别较大
C.过境的水资源数量较少
D.污染的水体较少,优质的水源多
【小题2】缓解江苏省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①海水淡化  ②从珠江调水  ③修建水库  ④大力开采地下水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左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右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1)说出武汉和开封发生旱灾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原因。
(2) 为改善图示长江河段的水质,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角度简述可以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由古到今,该地区绿洲的空间演变趋势是(  )
A.向河流的下游集中B.由山区向平原集中
C.范围不断扩大D.日益向沙漠边缘退缩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建的千岛湖配水工程预计2018年通水,当前杭州自来水大部分来自钱塘江。根据设计,千岛湖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采用管道输水。读千岛湖配水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千岛湖作为杭州新水源,与钱塘江取水相比
A.水质较优B.水量较大C.水价较低D.距市场较近
【小题2】千岛湖配水工程
A.输水量有限,杭州市是唯一的受水区
B.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程基本自流输水
C.调水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杭州降水减少
D.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源损耗
【小题3】该工程建成后
A.缓解缺水问题,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B.钱塘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C.促进对千岛湖的保护,减少水质污染
D.千岛湖水体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