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沙湖位于贺兰山山前倾斜平原的碟形洼地上,东倒通过艾依河与黄河相连,通过排水沟与大水漫灌区相通.年降雨量仅2 01. 9mm,年平均蒸发量达1653.2mm.沙湖水沙共存,浑然一体,鸟类众多,盛产鱼类.近年来沙湖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每年迭59万人次,燃油快艇迅速增加到90艘,2001-2004问水质曾一度较差-后来慢慢改善,2007年被评为“5A”景区.右图为沙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出沙湖水的主要补给。
(2)分析沙湖水质降低的自然原因。
(3)分析影响沙湖水质的人为原因.
(4)简述最区管理机构为改善沙湖水质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水循环类型是   ,该循环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是
(2)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流补给角度怎样理解?    
(3)目前人类可以通过      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4)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
(5)如果A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则是十分有限的。
材料二 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三 某流域水量收支平衡示意图(单位:亿吨)。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包括     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    水。
(2)通过材料二的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十分不均匀,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同时,我国降水在空间分布上也很不均匀,具体表现为 ,解决措施是  
(3)材料三中的甲所表示的是水循环中的     环节。
(4)材料三中所示地区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中合理的是:(多选)
A.增加地下水的抽取量B.扩大水库库容,增强调蓄能力
C.改进灌溉技术,节约用水D.植树造林,增加地下水渗入量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山西某科技创新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传统供水相比,该城市供水的新途径有
A.增加市政自来水B.收集雨水
C.利用再生水D.增加直饮水
【小题2】该科技创新城水循环模式有利于
A.减少城市内涝B.保护生物多样性
C.缓解温室效应D.减轻水污染危害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乙图所示湖区,坡度最大处位于
A.北部B.东南部C.东部D.南部
【小题2】影响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过度放牧B.过度樵采C.地形D.气温
【小题3】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小题4】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次生盐渍化C.沙尘暴D.酸雨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右图汉水河段中的沙洲和卵石滩示意图。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比较汉水中游两大支流南河与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3)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右图所示)。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
(4)指出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雨育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一种栽培制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①、②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2).比较图示灌溉农业区和雨育农业区进行农业生产时自然条件的差异。
(3).分析该区域河流沿线水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全长659km,落差254m,其中天生桥至纳贡全长14.5km,集中落差达181m,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西江中下游河段全长343km,落差仅24m,不适合发展水电。红水河流域耕地面积、人口仅为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半多,而西江中下游流域GDP是红水河流域的5倍以上。
材料二:珠江流域图(该河全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

(1)分析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 与红水河段相比,根据河流的航运价值和水源价值,指出西江中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成都平原地区。试从影响产业转移的角度分析众多企业由珠三角迁往成都平原的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则是十分有限的。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B.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C.多年平均蒸发量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小题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①江河水   ②湖泊淡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淡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沱江是长江上游支流,沱江全长629km,沱江的发源地是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沱江大千玉产于沱江河床,经河水和砂石的冲击、磨涮,留下玉料中的精华,秋季是最佳采玉季节。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是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河流。表1示意四川全省和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主要城市2013年的产业结构,图7为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表1


(1)分析沱江流域采玉的最佳季节在秋季的原因。
(2)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试从自然和人为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说出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