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分布不仅时间上分配不均,空间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①东南多,西北少 ②西北多,东南少 ③夏秋多,冬春少 ④冬春多,夏秋少
①东南多,西北少 ②西北多,东南少 ③夏秋多,冬春少 ④冬春多,夏秋少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读“2003~2009年我国北方某城市用水构成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中城市用水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近年来,该城市“水荒”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②城市规模扩大 ③水体污染加剧 ④受赤潮影响加剧

【小题1】对图中城市用水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居民生活用水比例最高、变动较小 | B.工业用水总量逐年减少 |
C.公共用水比例不合理 | D.其他用水比例逐年减少 |
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②城市规模扩大 ③水体污染加剧 ④受赤潮影响加剧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节水型水龙头大多是通过加气或减小过流面积来降低通过水量。下图为某种节水型水龙头工作原理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水龙头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
【小题2】下列生活方式中与上图体现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水龙头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
A.开源 | B.节流 |
C.海水淡化 | D.净化 |
A.用淘米水洗菜 | B.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
C.用节水马桶 | D.用淡化后的海水做饭 |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
A.雨水、海洋水、冰川 |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
C.河流水、雨水、地下水 |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
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修筑水库,拦蓄洪水 | B.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 |
C.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 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具体包括三个部分:蓝水足迹、绿水足迹、灰水足迹。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发)的雨水资源量,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下图我国部分省(区、市)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
【小题2】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②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③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小题3】在山西省,下列措施中使绿水足迹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
A.黑龙江 | B.新疆 |
C.海南 | D.内蒙古 |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②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③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A.打坝建库 |
B.覆膜种植农作物 |
C.植树造林 |
D.修建梯田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湖泊按成因可分为堰塞湖、火山口湖、冰川湖、构造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风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水库)等。甲湖泊总面积166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8米,湖面低于海平面213米。乙湖泊最大深度380.29米,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甲、乙两湖及河流干流沿线温泉众多,是冬季著名的休闲旅游区。香蕉主产区为热带地区,但该湖沿岸盛产香蕉,所产香蕉品质优良。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甲湖泊放大图。

(1)推测甲、乙两湖的成因类型,并说明理由。
(2)分析甲湖沿岸盛产香蕉的气候条件。
(3)分析图甲湖、河流对区域发展的意义,并说出该区域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举措。
湖泊按成因可分为堰塞湖、火山口湖、冰川湖、构造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风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水库)等。甲湖泊总面积166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8米,湖面低于海平面213米。乙湖泊最大深度380.29米,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甲、乙两湖及河流干流沿线温泉众多,是冬季著名的休闲旅游区。香蕉主产区为热带地区,但该湖沿岸盛产香蕉,所产香蕉品质优良。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甲湖泊放大图。

(1)推测甲、乙两湖的成因类型,并说明理由。
(2)分析甲湖沿岸盛产香蕉的气候条件。
(3)分析图甲湖、河流对区域发展的意义,并说出该区域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