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其中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海域可能是 ( )
【小题2】流经甲处的洋流性质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

【小题1】该海域可能是 ( )
A.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 B.南半球中高纬海域 |
C.北半球中低纬海域 | D.南半球中低纬海域 |
A.![]() | B.![]() |
C.![]() | D.![]() |
下图为某海区洋流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地理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小题2】有关图中甲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有关图中地理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甲、乙为暖流 | B.丙、丁为寒流 |
C.甲所在海域盛行西北风 | D.丁所在海域盛行西南风 |
A.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
B.缩短了欧洲至北美洲的航行时间 |
C.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渔场 |
D.抑制了不同纬度海区的热量交换 |
下图为某循环运动模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则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小题2】若此图表示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环流,则( )

【小题1】若此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则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A.环节① | B.环节② | C.环节③![]() | D.环节④ |
A.太阳直射南半球 | B.地中海沿海地区处于多雨季节 |
C.塔里木河出现汛期 | D.天山牧民在山麓地区放牧 |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示意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海域位于_____半球;并在上图中画出大洋环流的流动方向。
(2)洋流a、b、c、d属于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的是_____,属于寒流的是_____。
(3)流经c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画一致的是( )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海道渔场的形成原因。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海域位于_____半球;并在上图中画出大洋环流的流动方向。
(2)洋流a、b、c、d属于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的是_____,属于寒流的是_____。
(3)流经c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画一致的是( )
A. ![]() | B. ![]() |
C.![]() | D. ![]() |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支洋流中比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 )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洋流①流经区有上升流
b.洋流②按成因为风海流
c.洋流③为北印度洋冬季洋流
d.顺洋流④航行是国际海运的最佳航线,也是最繁忙航线

【小题1】①②③④四支洋流中比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洋流①流经区有上升流
b.洋流②按成因为风海流
c.洋流③为北印度洋冬季洋流
d.顺洋流④航行是国际海运的最佳航线,也是最繁忙航线
A.ab | B.cd | C.ac | D.bd |
地转流是海水水平压强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其大小与纬度的正弦值及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平衡时的海流,赤道以外的洋流流向与地转流相似。下图为某年冬季某海域海平面高度(单位:Cm)的分布,而且此时该海域水平压强梯度力只与海平面高差有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现测得B处和C处海平面梯度的大小分别为0.70Cm/km和0.85Cm/km,B处海水流速为0.50m/s,则C处海水流速为
A.0.35 m/s | B.0.60m/s | C.0.85m/s | D.1.00m/s |
A.东北向西南东北向西南 | B.东北向西南西南向东北 |
C.西南向东北西南向东北 | D.西南向东北东北向西南 |
2017年2月,多名地质学家撰文宣称在澳大利亚东面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Zealandia,该大洲94%的面积浸没在海水中,只有新西兰南岛、北岛等小部分地区露出海面。新西兰CNS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Zealandia海底蕴藏着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化石燃料能源。下左图为 Zealandia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处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分别是( )
A.寒流 向南 | B.暖流 向南 | C.寒流 向北 | D.暖流 向北 |
A.Ⅰ类岩石 | B.Ⅱ类岩石 | C.Ⅲ类岩石 | D.Ⅳ类岩石 |
下图示意某沿海地区甲洋流流经区域等温线T1和T2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
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小题2】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寒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小题1】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
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 B.⑧→①→⑤→甲 |
C.③→甲→⑦→② | D.⑥→④→甲→⑤ |
A.(10°W,61°N) | B.(150°W,4°S) |
C.(117°E,28°S) | D.(143°E,32°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