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和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富山市气温、降水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因此该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①环境洁净 ②资源丰富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小题1】关于富山市气温、降水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
B.气温季节变化较大——主要受海洋影响 |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有关 |
D.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
①环境洁净 ②资源丰富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①③⑤ | D.③④⑤ |
读朝鲜半岛及附近海域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半岛中部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关于朝鲜半岛,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影响半岛中部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 | B.地形 | C.季风 | D.太阳辐射 |
A.地势东高西低 |
B.属于季风气候,南部呈现明显的海洋性 |
C.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
D.南北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方面差别大 |
世界气象组织宣布:2015年全球地表温度可能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这与强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变暖密切相关。下图是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发展过程中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发展过程中水圈的显著变化是
【小题2】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反映了

【小题1】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发展过程中水圈的显著变化是
A.深层海水上升 | B.表层海水温度降低 |
C.秘鲁沿岸表层海水自北向南流 | D.海水中营养物质减少 |
A.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特征 |
B.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 |
C.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D.水热条件的地域组合是全球变暖的原因 |
读“澳大利亚≥10℃积温(单位:℃)及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回答下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区的积温比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A、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差异很大,下列有关A、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1】甲地区的积温比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A.甲地区地处迎风坡,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大,蒸发消耗热量 |
B.甲地区地处背阳坡,太阳辐射弱 |
C.甲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
D.甲地区地处雨影区,晴天多,昼夜温差小,积温少 |
A.A地可能是园艺业 | B.B地可能是商品谷物农业 |
C.A地可能是热带种植园农业 | D.B地可能是乳畜业 |
图中,L为40°纬线,M与N之间的纬度差不超过10°,P处


A.终年温和多雨 | B.冬季盛行西风 |
C.夏季一定炎热干燥 | D.可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
下左图为2015年11月某时刻局部地区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下右图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锡纳朋火山。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A地风向为_____。B地比A地风力小的原因是 _、__ 。
(2)图示_____季节,印度半岛盛行__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 ____。
(3)甲地洋流按性质分属__,若甲地的轮船发生石油泄露,污染物会随洋流向___ _(方向)扩散。
(4)2015年6月10日锡纳朋火山喷发震动50多次,浓浓的火山灰使当地昼夜温差变小,简析当地昼夜温差变小的原因。

(1)此时,A地风向为_____。B地比A地风力小的原因是 _、__ 。
(2)图示_____季节,印度半岛盛行__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 ____。
(3)甲地洋流按性质分属__,若甲地的轮船发生石油泄露,污染物会随洋流向___ _(方向)扩散。
(4)2015年6月10日锡纳朋火山喷发震动50多次,浓浓的火山灰使当地昼夜温差变小,简析当地昼夜温差变小的原因。
我国第32次南极科考于今年11月7日启程。读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澳大利亚大陆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主要原因是 、 、 ;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若仅考虑洋流的影响,科考船返航时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至M段,航行速度较 。
(3)图中沿MN一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的是 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4)图中位于沿海地区的P地,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主要原因是 、 、 ;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若仅考虑洋流的影响,科考船返航时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至M段,航行速度较 。
(3)图中沿MN一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的是 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4)图中位于沿海地区的P地,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
读下面某大洋等水温线图,判断()


A.海水温度由大到小排列:甲乙丙丁 |
B.甲丁处为寒流,丙乙处为暖流 |
C.海水盐度由大到小排列:甲乙丁丙 |
D.海水盐度由小到大排列:乙甲丙丁 |
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 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③表示 环节,④表示 环节,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改造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填数字序号)。
(4)若图示的是地壳物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 作用,丙表示_________岩。
(5)若图示的是东亚地区的季风环流,甲为亚欧大陆,乙为太平洋,则②表示________风,性质________。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 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③表示 环节,④表示 环节,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改造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填数字序号)。
(4)若图示的是地壳物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 作用,丙表示_________岩。
(5)若图示的是东亚地区的季风环流,甲为亚欧大陆,乙为太平洋,则②表示________风,性质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