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量最大B.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C.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上内循环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不能转化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全球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水循环的能量源于(  )
A.地球重力能B.地球内能释放
C.太阳辐射能D.风能
【小题2】当图示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时,则下列水循环环节的水量将增多的是(  )
A.①B.②C.④D.⑥
【小题3】南水北调输水工程主要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
A.③B.④C.⑤D.⑥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A 、B
(2)由字母A、B、C、D组成的水循环属于 (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
(3)张家界市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的要求,并将按照规定时间节点完成对澧水河流域的谷家坪、芭茅溪、花兰、高墩滩、白马泉等小水电站的拆除工作,以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功能。这体现了人类对水循环中的 (填字母)环节施加的影响。
(4)植树造林会使下渗 (增强\减弱)。
(5)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资源处于不断地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
C.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
D.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5年1月3日,江西九江,受久旱少雨和上游来水减少的影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注入长江)逼近极枯水位,湖泊中央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的原因主要是(   )
A.汇入的地表径流大量减少B.地下径流大量流出C.湖水大量下渗D.湖水大量蒸发
【小题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
【小题3】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循环发生在四大圈层之间B.水循环不能塑造和改变地表形态
C.下渗和蒸腾也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D.鄱阳湖水参与了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水循环环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A环节和C环节施加影响最大
B.我国东部地区冬季B环节和C环节最活跃
C.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D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
D.植树造林可以增加E环节和F环节的水量
【小题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B.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
C.奠定地表形态基本格局D.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5年12月,镇江市入选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海绵城市”是指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存水、净水,需要时把存蓄的水再“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加
【小题2】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各字母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中,最具有生命意义的是(  )
A.a、bB.b、cC.c、dD.d、e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直线上添加箭头,完成水循环过程。
(2)指出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及人类改变⑤环节的具体措施。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植被面积减少对当地水循环产生的影响。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汉江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柑橘生产区,也是我国柑橘分布北界。 当地为了改善橘园的生态效益,在橘园中种草作为绿肥(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雨季生长,旱季除草并将其覆盖于橘园地表。

(1)简析橘园中种植绿肥的作用。
(2)比较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1月份较小
【小题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C.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D.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⑤和⑥的水量
【小题3】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   ②促进地球上能量变换和物质迁移
③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④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