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京津鲁豫地区各省(市)人均水资源量”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1997年前四省(市)人均水资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小题2】2000年后,北京、天津人均水资源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

【小题1】图中,1997年前四省(市)人均水资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A.水资源总量减少 | B.人口总量增长快 |
C.全球气候异常、降水偏少 | D.经济发展快、水资源消耗大 |
A.降水年际变化小 | B.农业用水总量变化小 |
C.生活用水总量变化小 | D.跨流域调水保障了供水 |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层,此时0℃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部分日期)0℃层高度与河流日流量组合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地最可能是
【小题2】图所示季节应该是

【小题1】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地最可能是
A.湖北 | B.广东 | C.新疆 | D.浙江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B.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
C.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
D.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
2013年6月底,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性暴雨,长江干流部分河段及鄱阳湖水位持续升高。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小题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小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 B.②地 | C.③ 地 | D.④地 |
A.河道淤积 | B.河谷变宽 |
C.湖泊分流 | D.湖水补给量减小 |
下图中虚线(a→e或f)是地壳运动较稳定状况下的河流从上游到下游下蚀速度与侧蚀速度的理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一般情况下,“V”型河谷在哪段曲线代表的河段上最典型
【小题2】df线最可能代表下列哪条河流的下游河段

【小题1】一般情况下,“V”型河谷在哪段曲线代表的河段上最典型
A.ab | B.cd | C.de | D.df |
A.鄂毕河 | B.圣劳伦斯河 |
C.莱茵河 | D.黄河 |
读“南半球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是
【小题2】其形成与洋流④有关的渔场可能是

【小题1】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北海道渔场 | B.北海渔场 | C.秘鲁渔场 | D.纽芬兰渔场 |
下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该地区常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③、④分别示意两种地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地质构造①、②和地貌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能够确定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 ①②③
B.③①② D. ③④②【小题2】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循环参与了①处地质构造的形成
B.图中水循环量7月大于1月
C.图中湖泊水参与了水体的海陆间循环
D.图中湖泊的存在减少了地区水循环总量

【小题1】图中地质构造①、②和地貌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能够确定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 ①②③
B.③①② D. ③④②【小题2】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循环参与了①处地质构造的形成
B.图中水循环量7月大于1月
C.图中湖泊水参与了水体的海陆间循环
D.图中湖泊的存在减少了地区水循环总量
要减少北京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加强城区水利设施的建设 | B.扩大城市的规模 |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 D.用透水砖代替实心砖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条河流主要位于我国什么地区()
【小题2】这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小题1】这条河流主要位于我国什么地区()
A.温带季风区 | B.亚热带季风区 |
C.西北内陆地区 | D.高寒地区 |
A.冬季断流 | B.只有一个汛期 |
C.由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 | D.河流含沙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