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材料:鄱阳湖和洞庭湖是长江流域两大湖泊,洞庭湖是长江主要的集水、蓄洪区。鄱阳湖的位置略高于长江,对长江干流的调节作用不及洞庭湖。

(1)两大湖泊对长江干流洪水均有削峰补枯的调节作用,据图及材料分别说明它们对长江干流洪水调节作用的差异。(8分)
(2)洞庭湖7~9月与6月相比,湖水面积有何变化,并解释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4分)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洞庭湖年输沙量表

 

 

年输沙量(108m3

 

占入湖总沙量(%)

 

长江来沙

 

1.094

 

82.0

 

四水来沙

 

0.241

 

18.0

 

入湖总沙量

 

1.335

 

100

 

出湖总沙量

 

0.351

 

26.3

 

湖内沉积量

 

0.984

 

73.7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表
年份
1949
1958
1974
1977
1984
湖泊面积(km2
4 350
3 141
2 820
2 740
2 691
湖泊容积(108m3
293
228
188
178
174
 
(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 ,该河段的河道特征是     。该河段易发生洪涝灾害,试分析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2)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还多?试分析长江在夏秋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的原因。
(3)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4)长江在图示河段内号称“黄金水道”,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评价其发展航运的条件。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
   等环境问题。
(3)A为水循环中的 环节
(4)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 能和 能。
(5)图中河流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若该河(非黄河)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则此时是 季。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海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我国腹地面积最大的城市。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可通过便利的长江水道航运,深入内陆千余公里。下图是长江流域局部水系图。


材料二 鄱阳湖和洞庭湖是长江流域两大湖泊,洞庭湖是长江主要的集水、蓄洪区。鄱阳湖的位置略高于长江,对长江干流的调节作用不及洞庭湖.两大湖泊对长江干流洪水均有削峰补枯的调节作用。

(1)据图及材料,分别说明鄱阳湖和洞庭湖在汛期对长江干流洪水调节作用。
(2)据考查,长江干流自攀枝花以下至出海口,可观察到各类排污口,城市沿江河段出现沿岸污染带,试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甲),图乙为该局部某島屿的放大图。


(1) 请比较图乙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 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
(3) 图甲中145° 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请简要分析原因。
(4) 俄罗斯准备在图乙中的岛屿的某处修建军港,请选择图中字母标注的四地中最适合
的地点并说明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0分)旅游地理
新疆的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2006年5月25日,坎尔井地下水利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坎儿井所引水主要是 水(2分)
(2)近年来,坎儿井已被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开发坎儿井是因为其具有 价值,但目前游人稀少,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上图为某河段示意图,下图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的年流量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5中A、B两点之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的冲刷____________。(2分)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
(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较_______。(2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3)请在答题卡的下图上绘出上图中点③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曲线趋势。(4分)

年份
人口数量(万人)
农作物
常住人口
其中:城镇人口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总产量(万吨)
播种面积(万公顷)
播种面积(万公顷)
2000
1013
346
364
62
10
2010
1149
651
275
45
15
 
(4)表1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1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原因。(8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中甲、乙两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B两山脉的走向,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析其对各自所在区域冬季气候的影响。
(2)与b河相比,a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是什么?
(3)世界旅游日,主题是“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许多国际旅行社把“末日游”看作是巨大的商机。水城威尼斯成为“末日游”景区中的一员,其直接原因可能是( )
A.海水回灌B.珊瑚虫大量死亡C.沿岸降水增多D.冰川消融
(4)B山脉以北的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分析该地在能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指出该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甲为我国部分地区1月份的等温线图,图乙为太原1954-2006年间气候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8℃等温线在兰州以上、以下河段弯曲方向不同,请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其原因。
(2)据图甲及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从源头至兰州河段流量、泥沙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3)结合图乙,分析太原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4)
(2)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6)
(3)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