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林错流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面积从1975年的1621.77K㎡增长到2008年的2171.46K㎡,已超过纳木错面积,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读色林错流域示意图(左图)和1975-2006年色林错流域的气候变化资料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左图,判断色林错流域地势的特征,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2)说出色林错流域的水循环类型,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色林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3)读右图,归纳色林错流域气候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色林错的影响。

(1)读左图,判断色林错流域地势的特征,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2)说出色林错流域的水循环类型,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色林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3)读右图,归纳色林错流域气候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色林错的影响。
读长江中游某支流某河段分布图(左图)和该河段河水水位年变化曲线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等高线的值是70米
B. 丙处夏季地下水补给河水
C. 丙处的人们可以看见河里的行船
D. 甲处修建公路平时有利人们游览,汛期有利于防汛物资的运输
【小题2】下列有关图中河流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为三角洲 B. 乙处为冲积扇 C. 丙处为堆积平原 D. 丁处有沙洲
【小题3】据图分析乙地开发利用的方式合理的是
A. 可以种植油菜 B. 可以种植水稻
C. 建设为滨河公园 D. 利用荒地植树造林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等高线的值是70米
B. 丙处夏季地下水补给河水
C. 丙处的人们可以看见河里的行船
D. 甲处修建公路平时有利人们游览,汛期有利于防汛物资的运输
【小题2】下列有关图中河流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为三角洲 B. 乙处为冲积扇 C. 丙处为堆积平原 D. 丁处有沙洲
【小题3】据图分析乙地开发利用的方式合理的是
A. 可以种植油菜 B. 可以种植水稻
C. 建设为滨河公园 D. 利用荒地植树造林
(自然灾害)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堰塞湖是有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储水而形成的湖泊。

(1)描述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2)简述堰塞湖对周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堰塞湖是有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储水而形成的湖泊。

(1)描述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2)简述堰塞湖对周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2016年1月,受河道清淤和黄河上游来水量较少等因素影响,使得兰州段水位下降出现河床“露底”现象。许多市民纷纷踏入裸露的河滩拾捡黄河石,希望能从中淘到“黄河奇石”。甘肃的黄河奇石主要产于兰州附近的黄河河道,称兰州黄河奇石,人们对其收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兰州以上黄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冰川融水 B. 季节性积雪融水
C. 地下水 D. 大气降水
【小题2】下面不是黄河兰州段河道清淤的主要目的的是
A. 改善水质 B. 提高防洪能力
C. 改善航运 D. 便于人们寻找黄河奇石

【小题1】兰州以上黄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冰川融水 B. 季节性积雪融水
C. 地下水 D. 大气降水
【小题2】下面不是黄河兰州段河道清淤的主要目的的是
A. 改善水质 B. 提高防洪能力
C. 改善航运 D. 便于人们寻找黄河奇石
下面图左为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单位:mm)分布图,图右为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对变化(正值表示呈增加趋势,负值表示呈减小趋势)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据图左可知,影响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据图右可知,黄河流域内实际蒸发量
【小题3】据图可推断,该流域


【小题1】据图左可知,影响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太阳辐射 | C.植被 | D.降水量 |
A.在下游呈现增加趋势 | B.在上游流域呈减小趋势 |
C.在中游增加趋势最为显著 | D.总体上呈减小趋势 |
A.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小趋势 | B.年平均气温呈增高趋势 |
C.年平均风速呈增大趋势 | D.植被覆盖率呈减小趋势 |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2】乙河流域内 ( )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南半球 |
B.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C.沿岸海域有寒流经过 |
D.图中河谷横剖面从中心向两侧岩层越来越新 |
A.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
B.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
C.Q湖南侧深度变化大于北侧 |
D.Q湖最大湖面b出现在冬季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肥沃新月地带是西亚古文化的发源地,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孕育了西亚灿烂的文明。下图是西亚部分地区区域图及①②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比较①②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M地较之N地冬季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3)分析该地区肥沃新月地带的成因。
(4)有人说,在L河上进行梯级开发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请简要分析其利弊。
肥沃新月地带是西亚古文化的发源地,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孕育了西亚灿烂的文明。下图是西亚部分地区区域图及①②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比较①②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M地较之N地冬季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3)分析该地区肥沃新月地带的成因。
(4)有人说,在L河上进行梯级开发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请简要分析其利弊。
下图示意某河流在相同降水条件下的两次流量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蒸发旺盛 | B.降水强度大 | C.森林截流量小 | D.下渗量大 |
A.N过程利于补给地下水 | B.N过程流域内地表径流流速快 |
C.M过程河流的含沙量小 | D.M过程河流径流量时间变化小 |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50年以来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年际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80年代以来,该河流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小题2】90年代,该河流径流量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1】80年代以来,该河流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径流量减少 | 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 C.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 D.加强了河流水污染的治理 |
A.年降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的增加 | C.冰雪融水增加 | D.围湖造田加剧 |
读以下四条河流径流量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位于东北地区的河流是:( )
【小题2】靠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是:( )

【小题1】位于东北地区的河流是:( )
A.A河 | B.B河 | C.C河 | D.D河 |
A.A河 | B.B河 | C.C河 | D.D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