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累—达令河发源于澳大利亚湿润的东部山地,途径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内陆平原南部奔流入海。受降水影响,在长距离的缓慢流程中,一些干流河道和支流经常干涸,尤其达令河最为严重,有些支流仅在多雨季节才形成河流。为综合开发与治理,墨累—达令河干支流修建了许多水库和水闸。下图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水系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墨累—达令河流上游及源头冬春季节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降水较多 | B.积雪融水较多 |
C.东水西调较多 | D.水库放水较多 |
A.牧羊废水污染 | B.海水污染 |
C.水体富营养化 | D.含盐度高 |
A.3月份 | B.6月份 |
C.9月份 | D.12月份 |
材料一:新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素有“西塞明珠”之称。
材料二:大型环保纪录片《为中国找水》摄制组曾感叹博斯腾湖以每天超过一米的速度减小小,如果不加以重视,博斯腾湖甚至可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材料二:下图为“博斯腾湖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博斯腾湖湖水最主要的直接补给方式为 ,其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 。
(2)博斯腾湖及其附近地区有明显的湖陆风现象,其中白天近地面吹 (填“湖”或“陆”)风,理由是 。
(3)结合材料,请你为保护博斯腾湖水资源献计献策。
谢贝利河发源于高原山地,其上、中、下游分别流经山地、高原、平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上游支流最多 |
B.中游流量最大 |
C.下游支流最多 |
D.该河流航运价值较高 |
A.干湿季分明 | B.地形平坦 | C.地上河 | D.植被稀少 |
卢瓦尔河是法国最长河流,源出法国东南部的中央高原,流经巴黎盆地的边缘,向西北流至奥尔良后,进入卢瓦尔河平原丘陵区,注入大西洋,全长1020 km。卢瓦尔河谷是法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沿岸的葡萄园从上游中央高原到大西洋沿岸,共有6.8万公顷葡萄因,法定产区数多达70个,各产区的风味迥异,却目为卢瓦尔河而串联起来。为促进当地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当地葡萄酒商联合成立了卢瓦尔河谷葡萄酒行业协会。
特色小镇是卢瓦尔地区风光的精华所在,其中以索米尔镇最为著名。索米尔镇被誉为“法国葡萄之乡”,卢瓦尔河各地区超过一半的知名酒庄均环绕其建造。索米尔镇历史悠久,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游客可以在起伏的丘陵闻领略广裹的森林、葡萄田、玉米地、油菜花、薰衣草等美景,参观星罗棋布的城堡或酒庄,不仅能学习法国文化、历史和农业知识,还可顺便在某家特色餐馆大快朵颐一番。镇上每年举办诸多节庆活动如赛马等,吸引上万名游客来此游览。下图为卢瓦尔河位置图。

(1)简述卢瓦尔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卢瓦尔河谷产区葡萄酒品种多样、风味迥异的原因。
(3)试推测卢瓦尔河谷葡萄酒行业协会为促进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4)阐述我国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应借鉴卢瓦尔河葡萄产业发展的经验。

【小题1】图中甲、乙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 B.地势因素 |
C.纬度因素 | D.降水因素 |
①气候湿热 ②人口稀疏 ③城市密集 ④种植业发达⑤台风多发 ⑥下游不能通航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④⑥ | D.①②⑥ |
A.由于发源于赤道地区,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
B.河流下游形成绿色走廊,灌溉农业发达 |
C.因为由低纬流向高纬,所以有凌汛现象 |
D.由于依赖冰川融水补给,所以为季节性河流 |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

注:阿勒泰气象站(海拔:715米;最大积雪深度35.3cm;最大积雪深度月份:2月)森塔斯气象站(海拔:1500米;最大积雪深度1505cm;最大积雪深度月份:3月)
(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阿勒泰水文站3-8月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兴凯湖一一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 1861 年中俄勘界后变成了中俄界湖。该湖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由一条长约 90 公里、最宽处约 1公里的天然沙坝隔开,沙坝两侧湖面呈现 惊涛拍岸和风平浪静不同的景观。湖水从东北面松阿察河溢出,即为乌苏里江西源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天然沙坝面积最小的月份最可能为
A.2 月 | B.5 月 | C.8 月 | D.11 月 |
①天然沙坝 ②湖泊面积 ③湖水水位 ④湖水温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小题1】甲乙两河的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流入L湖,乙河流入L湖 |
B.甲河流出L湖,乙河流出L湖 |
C.甲河流出L湖,乙河流入L湖 |
D.甲河流入L湖,乙河流出L湖 |
A.甲河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
B.甲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C.乙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D.乙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
A.湖盆西北侧坡度大于东南侧 | B.芦苇最可能分布在① |
C.区域内降水丰富 | D.该地植被大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下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A.冬季平衡波动较大 | B.年内季节变化不大 |
C.年际平衡变化较小 | D.总体呈负平衡趋势 |
A.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 | B.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
C.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 | D.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 B.气候变暖加速 |
C.农业生长期延长 | D.岛屿数量增加 |

【小题1】图中“扇三角洲”中,甲地与乙地沉积物的粒径大小规律是
A.两地沉积物的粒径均值相似 | B.乙地无大颗粒沉积物 |
C.乙地比甲地沉积物粒径均值大 | D.甲地比乙地沉积物粒径均值大 |
A.图示河流年输沙量稳定 | B.图示河流含沙量稳定 |
C.图示水体水位上升 | D.图示河流年输沙量增加 |
A.一定是季节性河流 | B.下游河道多是因为流量变大 |
C.甲地以上河段流速快 | D.有较长的结冰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