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若仅考虑地形,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光照条件最好的是( )。
【小题3】与①处相比,②处修建大坝的优点是( )。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朝阳峰的东南方向 |
B.③河段流速快于④河段 |
C.该区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
D.该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600米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库容大 | B.移民少 |
C.工程量小 | D.淹没耕地少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塞凡湖面海拔1916m,蓄水量约585亿米。湖水由拉兹丹河经阿拉斯河注入里海,入湖水量约13亿立方米/年,出湖水量约1亿立方米/年,湖水蒸发旺盛,损耗大。20世纪30年代,当地对拉兹丹河进行梯级开发,人为将出湖水量增加到12亿立方米/年。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禁止引用湖水、冻结湖上一系列动力和农业工程等措施。下图左图示意塞凡湖地理位置,右图是A城市(海拔907m)的气候资料。

(1)塞凡湖湖岸附近冬季很少结冰,夏天比较凉爽,请说明原因。
(2)试推断水电站修建后库区下游河段水温变化,并分析原因。
(3)在前苏联时期,该湖泊的水位明显下降,导致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请分析湖泊水位下降的原因。
材料 塞凡湖面海拔1916m,蓄水量约585亿米。湖水由拉兹丹河经阿拉斯河注入里海,入湖水量约13亿立方米/年,出湖水量约1亿立方米/年,湖水蒸发旺盛,损耗大。20世纪30年代,当地对拉兹丹河进行梯级开发,人为将出湖水量增加到12亿立方米/年。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禁止引用湖水、冻结湖上一系列动力和农业工程等措施。下图左图示意塞凡湖地理位置,右图是A城市(海拔907m)的气候资料。

(1)塞凡湖湖岸附近冬季很少结冰,夏天比较凉爽,请说明原因。
(2)试推断水电站修建后库区下游河段水温变化,并分析原因。
(3)在前苏联时期,该湖泊的水位明显下降,导致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请分析湖泊水位下降的原因。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
【小题2】黑河下游地区水草丰美变成荒漠戈壁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小题3】恢复黑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①下游推广节水农业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上游修建水库储水 ④全流域用水量协调管理

【小题1】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
A.雨水 | B.地下水 | C.季节性积雪融水 | D.高山冰雪融水 |
A.陡坡修筑梯田 | B.工业规模扩大 |
C.水库拦截蓄水 | D.全球气候变暖 |
①下游推广节水农业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上游修建水库储水 ④全流域用水量协调管理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读“新疆天山南坡博斯腾湖流域气温、湖水水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博斯腾湖流域的水循环( )
【小题2】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小题1】博斯腾湖流域的水循环( )
A.海陆间循环过程加速 | B.海陆间循环量减少 |
C.陆地内循环过程加速 | D.陆地内循环量减小 |
A.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 B.流域内气温降低 |
C.上游引水过多 | D.低海拔中小冰川消失殆尽 |
读“我国东北某河流的流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表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的径流量变化示意图,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A__,B___,C___。
(2)A形成________汛,B形成________汛。
(3)C补给量最少的时期应是该河的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时期。
(4)为保证该地区用水,人们在河上______,建坝以后的流量曲线应是①还是②?________,因为:________

(1)该河表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的径流量变化示意图,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A__,B___,C___。
(2)A形成________汛,B形成________汛。
(3)C补给量最少的时期应是该河的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时期。
(4)为保证该地区用水,人们在河上______,建坝以后的流量曲线应是①还是②?________,因为:________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据专家预测,丙湖几十年后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该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围湖造田 ②植被破坏
③沿湖地区用水量增大 ④气候趋于干旱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河所处地区全年降水分配差异大 |
B.入海水流速度减缓,甲河河口形成较大的三角洲 |
C.图示季节,乙河上、中、下游水量 都在减小 |
D.甲、乙两河从上游至下游,植被类型完全一致 |
①围湖造田 ②植被破坏
③沿湖地区用水量增大 ④气候趋于干旱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乌伦古湖为成水湖。上世纪60年代后,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由于湖面下降,湖滨的沼泽面积逐渐减少,沙堤、沙滩面积日渐增加。为缓解乌伦古湖进一步萎缩,当地人们挖穿了乌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引额尔齐斯河河水补给乌伦古湖。下为乌伦古湖位置示意图及阿勒泰水文站资料图。

(1)分析阿勒泰水文站5月~8月径流量变化的自然原因。
(2)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说明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3)当地调额尔齐斯河河水补给乌伦古湖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乌伦古湖为成水湖。上世纪60年代后,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由于湖面下降,湖滨的沼泽面积逐渐减少,沙堤、沙滩面积日渐增加。为缓解乌伦古湖进一步萎缩,当地人们挖穿了乌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引额尔齐斯河河水补给乌伦古湖。下为乌伦古湖位置示意图及阿勒泰水文站资料图。

(1)分析阿勒泰水文站5月~8月径流量变化的自然原因。
(2)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说明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3)当地调额尔齐斯河河水补给乌伦古湖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2)简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3)简述该地区水资源匮乏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原因。
(4)为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不足,可采取哪些对策?
(5)简述南水北调工程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1)简述该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2)简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3)简述该地区水资源匮乏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原因。
(4)为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不足,可采取哪些对策?
(5)简述南水北调工程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 ( )
【小题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
【小题3】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 ( )
A.雨水 | B.冰川融水 | C.海洋水 | D.地下水 |
A.1~2月 | B.3~4月 | C.6~7月 | D.10~11月 |
A.a变大 | B.a变小 | C.b变稳定 | D.b在枯水期变大 |
美国西部地区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地形类型多样。大盐湖是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咸水湖,大盐湖干燥的自然环境与著名的死海相似,湖水的化学特征与海水相同。一万多年前,它曾经是一个比现今面积大20多倍的淡水湖,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现如今周边的冰川已消退。读大盐湖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大盐湖流域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简述大盐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水位季节变化特征。
(3)大盐湖具有湖面南高北低、盐度则北高南低的特点,为什么?
(4)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1)判断大盐湖流域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简述大盐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水位季节变化特征。
(3)大盐湖具有湖面南高北低、盐度则北高南低的特点,为什么?
(4)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