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多丘陵的平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德维纳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影响该流域夏季降水的海洋气流主要来自于 ( )
【小题2】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
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湖泊水

【小题1】北德维纳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影响该流域夏季降水的海洋气流主要来自于 ( )
A.南方 | B.北方 |
C.东方 | D.西方 |
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湖泊水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山麓地区时常发生季节性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洪峰消退。其合理的解释是( )

图示山麓地区时常发生季节性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洪峰消退。其合理的解释是( )
A.冬季冷空气南下,受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 |
B.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 |
C.夏季白天气温高,蒸发强烈,水循环活跃,大气降水丰富 |
D.夏季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
读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丙三条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小题1】形成①②③⑤四处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小题2】导致④⑥两处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甲 乙 丙
【小题1】形成①②③⑤四处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处——冰川融水增多 |
B.②处——大气降水增多 |
C.③处——积雪融水减少 |
D.⑤处——湖泊补给减少 |
A.④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减少 |
B.⑥处——上游用水量减少 |
C.⑥处——下游截水灌溉农田 |
D.④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
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的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2006年后三峡水库蓄水,也影响了鄱阳湖对泥沙和水的吞吐。下图为湖口站(鄱阳湖水系的出口)多年平均月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鄱阳湖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小题2】关于鄱阳湖2—4月输沙量特点的成因的推测,最可能正确的是 ( )
【小题3】三峡水库9—11月蓄水后,对鄱阳湖的影响不可能包括 ( )

【小题1】关于鄱阳湖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鄱阳湖水位最高时,输沙量最大 |
B.输沙量和径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 |
C.4—6月湖水输沙能力减弱 |
D.7—8月长江干流水位高于鄱阳湖的 |
A.湖口站上游来水含沙量大 |
B.长江干流水位低 |
C.出湖流量达一年最小 |
D.江水倒灌鄱阳湖,输沙能力增强 |
A.蓄水期湖泊水、沙输出量增大 |
B.鄱阳湖蓄水量减小 |
C.有利于减缓湖泊泥沙淤积,湖泊萎缩现象减轻 |
D.鄱阳湖水位下降 |
读“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图中河流AB段为地上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对河流径流量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________。
(2)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通常是丰水期____________,枯水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甲图中的河流AB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否如此?为什么?
。
(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_______,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________。(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
(4)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对河流径流量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________。
(2)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通常是丰水期____________,枯水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甲图中的河流AB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否如此?为什么?
。
(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_______,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________。(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
(4)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
下图示意某湖泊测量数据,其中图甲为该湖泊面积与湖面高程变化示意图,图乙为该湖泊流域气温及降水量相对于多年平均值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该湖泊储水量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 )
【小题2】据材料推断该湖泊的湖底地形大致是 ( )


【小题1】对该湖泊储水量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 )
A.冰川消退 | B.降水减少 |
C.泥沙淤积 | D.围湖造田 |
A.![]() | B.![]() | C.![]() | D.![]() |
位于崇明岛上游的大通口水文站输沙量深刻影响长江入海口地形地貌的演变。图a为1985—2015年长江口北支水域面积变化及大通口水文站输沙量变化图,图b为长江部分水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大通口水文站输沙量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近30年来长江口北支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小题1】关于大通口水文站输沙量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该水文站输沙量呈逐年减小的趋势 | B.1990年是大通口水文站输沙量最大年份 |
C.其输沙量变化反映上游生态的改善 | D.其输沙量减少完全得益于三峡大坝拦截 |
A.北岸浅滩众多,大量围垦发展农业 | B.地转偏向力作用,长江口北岸泥沙沉积 |
C.北岸植被破坏,风沙掩埋更为严重 | D.海浪顶托作用强,入海口泥沙大量沉积 |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被称为“世上最艰险道 路”。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 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茶叶中富含维生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单宁 酸、茶碱等成份,同时饮茶既可解腻顺食、满足生理之需,又可使人处于一种快怡舒畅的 精神状态。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
材料二 茶马古道图

(1)滇藏茶马古道(昆明-昌都)多沿 分布,简述该段古道沿线地区的地形特点。
(2)试分析“茶马古道”被称为“世上最艰险道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结合藏民的主要农业活动和膳食结构特点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
(4)请分析昌都到丽江段河流的水文特征
材料一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被称为“世上最艰险道 路”。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 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茶叶中富含维生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单宁 酸、茶碱等成份,同时饮茶既可解腻顺食、满足生理之需,又可使人处于一种快怡舒畅的 精神状态。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
材料二 茶马古道图

(1)滇藏茶马古道(昆明-昌都)多沿 分布,简述该段古道沿线地区的地形特点。
(2)试分析“茶马古道”被称为“世上最艰险道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结合藏民的主要农业活动和膳食结构特点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
(4)请分析昌都到丽江段河流的水文特征
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段景观示意图”,乙图是“在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图”,丙图是“EF河段河床截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图中a、b段河流( )
【小题2】关于丙图EF的河床剖面及形成理由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E河床较缓,F河床较陡
②E河床较陡,F河床较缓
③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力大


【小题1】甲图中a、b段河流(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 B.由东南流向西北 |
C.水位a处低于b处 | D.不能确定 |
①E河床较缓,F河床较陡
②E河床较陡,F河床较缓
③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力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全长1 659千米,流域面积76.6万平方千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从河口向内地延伸480千米的狭长低地,以生产棉花、花生等作物为主。下图是朱巴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2)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原因。
(3)简述从朱巴河河口向内地延伸480千米的狭长低地生产棉花、花生等作物的优势条件。
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全长1 659千米,流域面积76.6万平方千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从河口向内地延伸480千米的狭长低地,以生产棉花、花生等作物为主。下图是朱巴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2)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原因。
(3)简述从朱巴河河口向内地延伸480千米的狭长低地生产棉花、花生等作物的优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