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克兰群岛位于南大西洋,全境由东福克兰、西福克兰两大主岛和200多座小岛组成。群岛气候寒湿,年平均气温5.6℃,年均降水量625m,一年中雨雪天气多达250天。岛上植物低矮、浓密。下图为福克兰群岛略图。

(1)描述东福克兰岛的水系特征。
(2)从气候角度简析福克兰群岛植物低矮的原因。
(3)分析西福克兰岛海岸线曲折破碎的自然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甲到乙河段的流量变化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2)读丙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阐述丙地在图示时间内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并从天气角度分析原因。
(3)简述丁处建水库后对下游地区水文特征的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该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区的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①地表多疏松的堆积物 ②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
③地壳活动更活跃 ④植被覆盖率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C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道弯曲,支流多 ②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 ③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可减轻洪涝 ④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径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现,这就是成语“泾渭分明”的由来。对于“泾渭分明”的地理成因有着不同的解释.根据所学知识及下图, 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径清渭何当分”,那么对当时的“泾浊渭清”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径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泥沙含量大
B.渭河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泥沙大量沉积,含沙量下降
C.径河流域降水强度比渭河流域大,泥沙含量高
D.渭河径流量比径河小,泥沙含量小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沙捞越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州,其森林、石油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读“沙捞越地区简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拉让河相比,巴兰河
A.航运发达B.流速快C.径流量大D.受咸潮影响大
【小题2】巴兰河河口无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泥沙含量少B.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
C.风高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D.地形平坦,支流汇入少
【小题3】目前为促进沙捞越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最不可行的是
A.发展石油加工业B.适度开发热带雨林
C.发展观光旅游业D.发展高新技术IT业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喀什河与伊犁河汇合点至霍尔果斯是新疆伊犁河干流北山区,海拔为3500~4300米。图6示意两水文站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变化,其中甲水文站位于北山区中东部,乙水文站位于北山区中西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水文站径流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植被C.地形D.降水
【小题2】据图判断
A.甲、乙两站降水均集中在夏季B.甲站以上河段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甲水文站位于乙水文站的上游D.乙站附近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智利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部的陷落谷地大多冲积物深厚。智利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拥有稳定的金融市场、政治经济体系和健全的法律制度。国内能源缺乏,电价是周边国家的两倍,政府主张兼顾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优先发展清洁能源。下图是智利地理位置及葡萄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

(1)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请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理由。
(2)智利中部极为干旱,却生活着100多万人,请推断当地居民用水的主要。
(3)简析图示区域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图中A是所在河流上迄今争议最少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名称是   。该水利枢纽工程以下河段径流量沿途变化的趋势是   ,试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咸海在1960年为世界第四大湖,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从1960年后,大规模垦耕使咸海周边成为了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到1998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60%,总水量减少了80%。时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已经消失。

(1)分季节说出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
(2)分析1960年以来导致咸海逐渐消失的原因。
(3)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
(4)引地下水灌溉,古已有之。有人提议,用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以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地面大面积硬化,水循环的部分环节会发生改变,其中
A.⑧增加B.⑦减少
C.⑥增加D.④减少
【小题2】为缓解农田旱情,进行人工降雨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A.①B.③C.⑤D.⑦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