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千岛群岛部分岛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乙地区海域经常“大雾漫漫”,其主要原因是 。
(3)关于甲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 B.火山喷发而形成 |
C.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 | D.位于亚欧板块 |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河,判断理由是 。
(2)材料二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 1.6 米处是 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 5000 年前后比现在 。
(3)指出该流域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4)阐述该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2006 年我国商品出口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生产出口商品的 CO2 排放。

(1)我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北美洲和 洲。
(2)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为 ,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 。
(3)说出我国 2000~2006 年期间生产出口商品的 CO2 排放量总体变化趋势。
(4)分析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生产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
②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
④受寒流影响,降温明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上空空气湿度增加 | 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
C.冰面风力显著减弱 | D.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
A.海水结冰时间短 | B.海冰资源较少 |
C.开采海冰难度大 | D.海水污染严重 |


(1)从图中可以看出钓鱼岛位于冲绳海槽以 (东,西),属于 的自然延伸部分。
(2)海底大陆架的矿产资源除了滨海砂矿外,主要是 资源。
(3)琉球群岛是东亚岛弧(包括我国台湾岛以及千岛群岛等)的一部分,它是 板块向 板块俯冲、挤压造成的。
(4)东亚岛弧的东侧有 (洋流),该洋流 季流速最快。
(5)南太平洋东部热带海区沿岸海水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现象称为“ ”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这种现象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产生什么影响?
每年有大约400座冰山完成从格陵兰岛始发的漫长行程,最终漂入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威胁着航道上的船只安全。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完成下面三题。
【小题1】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量最少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盛行风不同 | B.洋流性质不同 |
C.距大陆的远近不同 | D.人类活动的密度不同 |
A.炸毁冰山 | B.把冰山牵引至安全海域 |
C.人工融化冰山 | D.监测冰山位置,加强预报 |

【小题1】与图中沼泽形成无关的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 |
B.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
C.地势平坦,地表水不易流失 |
D.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北冰洋 |
B.太平洋 |
C.大西洋 |
D.印度洋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全面的,但要把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协调发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西北干旱地区目前开发的主要水源是( )
A.河流水 | B.冰川融水 | C.湖泊水 | D.深层地下水 |
A.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 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
C.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 | D.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l)根据下表数据,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的主要地,并说明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印度河流域干支流径流量比重及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河流 | 径流量占流域的比重(%) | 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 |||
4~6月 | 7~9月 | 10~12月 | 1~3月 | ||
印度河干流 | 53 | 31 | 54 | 8 | 7 |
支流① | 13 | 44 | 36 | 8 | 12 |
支流② | 14 | 28 | 56 | 7 | 9 |
支流③ | 4 | 30 | 51 | 8 | 11 |
支流④ | 16 | 19 | 64 | 10 | 7 |
(2)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埃塞俄比亚,境内主要为“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2500-3000米。高原的南部和东北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地被沙漠覆盖。全国2/3的人口和耕地以及城市都集中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最高峰4 620米,是青尼罗河等30多条河流发源地。拥有东非大裂谷中的众多湖泊,水资源非常丰富,号称“东非水塔”,但利用率不足5%。但埃塞俄比亚却是非洲水危机日益严重的一个缩影。下面分别为该国主要地理要素分布图及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气温资料表。

(1)分析亚的斯亚贝巴的气温特征及成因。
(2)从降水变率与地形关系角度分析该国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形差异。
(3)分析埃塞俄比亚水资源非常丰富但利用率很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