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图甲为我国季风区某河流示意图,图乙为该河流上A、B两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图,图丙为某次洪水经过时,该河流与湖泊径流量的相互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丙图中洪水经过时,湖泊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有
【小题3】如果沙洲面积不断扩大,可能的原因是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东南流向西北 | B.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 |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D.甲图所示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河流流速增大 | B.河流含沙量减少 |
C.湖泊沉积增多 | D.流域内植被遭破坏 |
孔雀河亦称饮马河,与塔里木河并流于南疆盆地,二者之间是南疆沙漠难得的绿洲,也是库尔勒市工业、农业、经济的母亲河。孔雀河是罕见的无支流水系,全长785公里,一年四季不断流,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常年流量稳定。驰名中外是库尔勒香梨产于此地。库尔勒香梨是一个地域性极强的名优特优品种,果皮薄质脆,果肉白色,肉质细嫩。果农采收后,置于无人居住的房间或土窑中,到第二年春(3、4月)不霉不烂,而且变得更加金黄诱人,香气浓郁。库尔勒市通过狠抓香梨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香梨品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大力拓宽销售渠道,现在已经跻身世界零售业连锁巨头“沃尔玛”和“欧尚”旗下各大超市,成功地实现了“从果园到餐桌”的飞跃

(1)分析说明孔雀河无支流水系的自然原因。
(2)说明孔雀河和塔里木河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
(3)分析孔雀河流域建设石化工业城需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4)分析库尔勒香梨成功地实现了“从果园到餐桌”飞跃的原因。

(1)分析说明孔雀河无支流水系的自然原因。
(2)说明孔雀河和塔里木河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
(3)分析孔雀河流域建设石化工业城需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4)分析库尔勒香梨成功地实现了“从果园到餐桌”飞跃的原因。
2016年3月,辽宁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市正积极推进“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不适宜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城市
【小题2】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

【小题1】下列不适宜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城市
A.上海 | B.成都 | C.广州 | D.敦煌 |
A.调节小气候 | B.保护生物多样性 | C.美化城市环境 | D.增加下渗量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小题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基本特点是
【小题3】针对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措施是

【小题1】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降水 | B.地表径流 |
C.地下径流 | D.水汽输送 |
A.冬春多 | B.春夏多 |
C.夏秋多 | D.秋冬多 |
A.修建水库 | B.节约用水 | C.跨流域调水 | D.人工降水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具有“居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特点。湖面达海拔3821米,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处达280米。平均水温13℃。
材料二 的的喀喀湖区示意图

材料三 的的喀喀湖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马铃薯的地方。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
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的的喀喀湖形成过程。
说出的的喀喀湖“居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原因。
的的喀喀湖区是印第安人培植马铃薯的原产地,有人主张在湖区大面积种植马铃薯,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材料一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具有“居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特点。湖面达海拔3821米,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处达280米。平均水温13℃。
材料二 的的喀喀湖区示意图

材料三 的的喀喀湖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马铃薯的地方。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
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的的喀喀湖形成过程。
说出的的喀喀湖“居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原因。
的的喀喀湖区是印第安人培植马铃薯的原产地,有人主张在湖区大面积种植马铃薯,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克拉玛依的魔鬼城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景观,而今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外来移民城市,城市化水平超过乌鲁木齐。下图为我国新疆北部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理因素与①、②两地降水量差异无明显相关性的是( )
A. 地形 B. 湖泊 C. 盛行风 D. 距海远近
【小题2】图示城市分布区的地貌类型成因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 C. 风力侵蚀 D. 冰川堆积
【小题3】克拉玛依城市化水平高于乌鲁木齐,主要是克拉玛依
①为工业城市,第二产业比重更大
②规模大,等级高,服务范围广
③农业生产条件差,从事农业人口少
④城市起步早,第三产业发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海滨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千米,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下图为“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置及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小题2】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源是

【小题1】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 B.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
C.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 D.大量砍伐雨林,信风常年吹蚀裸露地表 |
A.地下水 | B.雨水 | C.河流水 | D.海水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雨水处理直接影响的是( )
【小题2】最适宜推广该类房屋的城市是( )

【小题1】图示雨水处理直接影响的是( )
A.蒸发 | B.下渗 | C.水汽输送 | D.地表径流 |
A.天津 | B.乌鲁木齐 | C.哈尔滨 | D.拉萨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俄国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下面左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影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贝加尔湖“湖水清澈、温柔碧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小题2】贝加尔湖区与周边地区的气温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贝加尔湖与周边水域相比
【小题3】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小题1】贝加尔湖“湖水清澈、温柔碧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水量大,自净能力强 | B.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 |
C.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 D.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 |
A.结冰期早,化冰期早 | B.结冰期早,化冰期晚 |
C.结冰期晚,化冰期早 | D.结冰期晚,化冰期晚 |
A.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
B.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
C.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
D.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