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及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16分)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B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 ;字母C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3分)
(2)形成西伯利亚地区的大面积沼泽地的原因有多种,除河水泛滥外,还可能有什么原因?(6分)
(3)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4分)
(4)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春季和夏季的主要补给分别是什么?(2分)每当春季和冬季时,这三大河流下游都会形成河水泛滥,这是什么现象?(1分)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B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 ;字母C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3分)
(2)形成西伯利亚地区的大面积沼泽地的原因有多种,除河水泛滥外,还可能有什么原因?(6分)
(3)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4分)
(4)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春季和夏季的主要补给分别是什么?(2分)每当春季和冬季时,这三大河流下游都会形成河水泛滥,这是什么现象?(1分)
左图和右图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三角洲A和B)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比较图中甲乙两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7分)
(2)试分析甲乙两地周围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及原因。(4分)

(1)比较图中甲乙两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7分)
(2)试分析甲乙两地周围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及原因。(4分)
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
下列有关贝加尔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结冰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②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③融冰时使湖区气温降低 ④减小了湖区气温年较差
⑤冰层增加湖区空气湿度
下列有关贝加尔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结冰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②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③融冰时使湖区气温降低 ④减小了湖区气温年较差
⑤冰层增加湖区空气湿度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⑤ |
读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下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该河流位于我国
【小题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小题1】该河流位于我国
A.华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华北地区 | D.西南地区 |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
B.有一个汛期 |
C.冬季断流 |
D.年径流量大 |
鄱阳湖是东亚主要的候鸟越冬地,平均每年约有105种、34万多只候鸟在此越冬。鄱阳湖水位变化影响各类候鸟越冬取食和夜宿环境,从而影响候鸟数量。读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位及越冬候鸟数量情况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获取越冬候鸟的觅食半径、夜宿环境等资料后,以此准确划定鄱阳湖保护区范围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2】鄱阳湖成为候鸟重要越冬栖息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丰水期水位 | 枯水期水位 | 候鸟总数 |
2009年 | 12.66米 | 7.47米 | 170703只 |
2010年 | 15.24米 | 8.26米 | 339479只 |
【小题1】在获取越冬候鸟的觅食半径、夜宿环境等资料后,以此准确划定鄱阳湖保护区范围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 B.GPS | C.RS | D.GPRS |
A.物种多样性少 | B.大气能见度较好 |
C.湖滩面积较大 | D.水位季节变化小 |
下图为太平洋沿30°纬线的表层水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图中a、b、c、d四处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对于水循环来说,水汽贡献率最大的海域是()

【小题1】有关图中a、b、c、d四处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a—西邻荒漠地带 | B.b—洋流由北向南 |
C.c—常年高压中心 | D.d—全年温和多雨 |
A.a | B.b | C.c | D.d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海绵城市大量采用透水性路面可以使城市水循环
【小题2】海绵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小题1】海绵城市大量采用透水性路面可以使城市水循环
A.蒸发减弱 | B.下渗增强 |
C.地表径流增强 | D.地下径流减弱 |
A.缓解交通拥堵 | B.减轻热岛效应 |
C.减少城市内涝 | D.减少噪声污染 |
丽江盆地地处横断山区,地下水较丰富,黑龙谭泉为丽江古城水系(玉洞河)的源头,也是丽江古城地区用水的主要之一。读丽江盆地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地质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流水作用 ④冰川作用
【小题2】下图为该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小题3】下图为丽江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山地南坡的是


【小题1】图示地区地质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流水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 |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下渗 |
C.下渗、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
D.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澳大利亚两城市降水量比较表和下面两幅地图,回答问题。(11分)

(1)描述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1分)
(2)指出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3)简析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4分)
城市 | 1月年降量 | 7月年降量 | 年降水量 |
悉尼 | 130.5 (m m) | 56.3 (m m) | 1282.1(m m) |
帕斯 | 9.2 (m m) | 158.2(m m) | 776.8 (m m) |

(1)描述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1分)
(2)指出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3)简析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