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备受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现通水,为北京“解渴”。结合下面“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甲”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乙”,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正确叙述是( )
【小题2】关于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小题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正确叙述是( )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
B.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
C.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
D.南水北调工程全都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 |
A.黄河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
B.华北平原供水紧张,长江流域水源富余 |
C.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
D.为了减少长江的洪涝灾害 |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芦苇。下图为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湖西部沿岸与东部沿岸相比,芦苇广布的原因是()
【小题2】导致该湖水质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该湖西部沿岸与东部沿岸相比,芦苇广布的原因是()
A.淡水资源丰富 | B.无出水河流 |
C.地形更为平坦 | D.湖泊面积更大 |
A.入湖水量减少 | B.蒸发旺盛 |
C.围湖造田 | D.出湖水量增加 |
a为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图b为齐齐哈尔降水量及流经该地河流径流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小题2】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小题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1月至2月 | B.3月至5月 |
C.6月至9月 | D.10月至12月 |
(10分)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形态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完成问题。

(1)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2分)
(2)判断甲图中河流的流向,并分析该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特点。(4分)
(3)图中A处为一口圆形的池塘,千百年来,当地居民一直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旱涝,池塘水位基本保持不变,并且池塘的水总是在不停地旋转。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4分)

(1)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2分)
(2)判断甲图中河流的流向,并分析该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特点。(4分)
(3)图中A处为一口圆形的池塘,千百年来,当地居民一直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旱涝,池塘水位基本保持不变,并且池塘的水总是在不停地旋转。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4分)
图a是某地区水系分布图,图b是甲河流域某一水文站在某年7月18 日至20日的水文曲线图,而且该测站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趋于好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5分)

(1)比较图a中甲、乙两河水系特征的不同点。(9分)
(2)据图描述图a中甲河两侧地形地势特征的差异。(8分)
(3)近年来,在相同的降水量下,该地水文曲线的“洪 峰”点有所降低并右移,试推断该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并判断图b中A点的移动趋势。(8分)

(1)比较图a中甲、乙两河水系特征的不同点。(9分)
(2)据图描述图a中甲河两侧地形地势特征的差异。(8分)
(3)近年来,在相同的降水量下,该地水文曲线的“洪 峰”点有所降低并右移,试推断该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并判断图b中A点的移动趋势。(8分)
2012年7月20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详细介绍了西藏地区的“一江两河”工程,“一江”指的是雅鲁藏布江,“两河”指的是拉萨河和年楚河,“一江两河”工程的实施保障了西藏地区粮食和蔬菜供应。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结合材料二,简述“一江两河”流域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结合材料,简述“一江两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
材料一 下图为“一江两河”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一江两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2~24 ℃,年降水量在270~550 mm,适合小麦、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
(1)简述雅鲁藏布江的水文特征。(2)结合材料二,简述“一江两河”流域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结合材料,简述“一江两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

(1)填出海陆间循环各个环节名称:
A ,B ,C ,D 。
(2)水循环的能量是 。
(3)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以补充的是 ,人类影响最大的是 ,三种循环所共有的是 (填字母代号)。
(4)如何理解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填出海陆间循环各个环节名称:
A ,B ,C ,D 。
(2)水循环的能量是 。
(3)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以补充的是 ,人类影响最大的是 ,三种循环所共有的是 (填字母代号)。
(4)如何理解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绿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蓝水和绿水根本不同 |
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 |
C.绿水主要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
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蓝水 |
A.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
B.对海陆间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 |
C.对植被的地域分异没有直接影响 |
D.植被覆盖率增加,会导致绿水的减少 |
读下面漫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不属于漫画所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的是( )
【小题2】解决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小题1】下列叙述不属于漫画所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的是( )
A.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水资源是有限的 |
B.臭氧层变薄,地球上的水进入太空增多 |
C.世界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 |
D.水浪费、水污染现象严重 |
A.大规模开采利用地下水 | B.利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
C.拦截大气环流,增加降水 | D.建立蓄水工程 |
读下图洋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洋流是一支暖流,则其可能位于( )
【小题2】若沿该洋流前进的方向,表层海水水温不断增高,则该洋流( )
【小题3】当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时,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若该洋流是一支暖流,则其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 |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西岸 |
C.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 D.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 |
A.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 B.流经撒哈拉沙漠的西部沿海地区 |
C.是因信风吹拂而形成的风海流 | D.流经海区可能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
A.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 B.罗马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 |
C.地球运动到近日点附近 | D.北印度洋海域盛行西南季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