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 地球上的水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我国东南局部地区示意图和图中甲乙两地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一下各题。

(1)M、N是武夷山甲、乙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高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表示甲坡的是 曲线,表示乙坡的是 曲线。夏季甲、乙两坡面海拔400m~800m处气温较低的是 ,简述该坡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2)台湾西部布袋盐场晒盐的有利区位因素是 、 、 。
(3)图中沿海地区易遭受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图中闽江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
(4)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分析该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

(1)M、N是武夷山甲、乙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高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表示甲坡的是 曲线,表示乙坡的是 曲线。夏季甲、乙两坡面海拔400m~800m处气温较低的是 ,简述该坡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2)台湾西部布袋盐场晒盐的有利区位因素是 、 、 。
(3)图中沿海地区易遭受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图中闽江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
(4)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分析该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是 半球,判断理由是?
(2)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填字母)。
(3)E洋流沿着 大陆 (东或西)岸流动,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
(4)洋流G每年的6、7、8三个月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主要原因是

(1)图中显示的是 半球,判断理由是?
(2)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填字母)。
(3)E洋流沿着 大陆 (东或西)岸流动,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
(4)洋流G每年的6、7、8三个月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主要原因是
读世界区域图及新澙、旧金山两地气温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1)日本地震多发,是因为处于欧亚板块与_____板块的_____(填“碰撞”或“张裂”)而成。
(2)从新澙经太平洋向东航行至旧金山,受盛行风和洋流影响,在A海域____(填“顺”或“逆”,下同)风_____水航行。(2分)
(3)旧金山临近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硅谷发展的主导区位条件是_______。(2分)
(4)旧金山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著名的葡萄产区,该地区葡萄品质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2分)
(5)比较两个城市冬季气温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

(1)日本地震多发,是因为处于欧亚板块与_____板块的_____(填“碰撞”或“张裂”)而成。
(2)从新澙经太平洋向东航行至旧金山,受盛行风和洋流影响,在A海域____(填“顺”或“逆”,下同)风_____水航行。(2分)
(3)旧金山临近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硅谷发展的主导区位条件是_______。(2分)
(4)旧金山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著名的葡萄产区,该地区葡萄品质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2分)
(5)比较两个城市冬季气温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
下图某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图(实线箭头表示暖流,虚线箭头表示寒流),判断下列问题

【小题1】该海域是
【小题2】如果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受洋流④影响,则形成

【小题1】该海域是
A.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 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
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 | D.南半球中低纬海区 |
A.澳大利亚西部的荒漠环境 |
B.北美加利福尼亚的干燥气候 |
C.秘鲁渔场 |
D.日本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
读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小题2】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
B.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
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 |
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
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B ,C 。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 。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 海峡,E处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附近。途经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 (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3)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B ,C 。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 。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 海峡,E处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附近。途经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 (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3)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如图所示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洋流甲()
①自南向北流 ②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③使沿岸增温增湿 ④利于海洋盐场的形成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位于河流两岸,冲刷作用强烈的是()

【小题1】图中洋流甲()
①自南向北流 ②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③使沿岸增温增湿 ④利于海洋盐场的形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在陆域与水域的交界带,风从陆域吹向水域,称为离岸风。离岸风长期吹拂,沿岸往往会产生水温较低的上升补偿流。下图为某季节北印度洋局部海域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①虚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小题2】此季节,图示洋流的影响是

【小题1】图中①虚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A.大洋中的深海沟 | B.板块消亡边界 |
C.板块生长边界 | D.大洲大洋界线 |
A.降温减湿,影响沿岸沙漠气候的形成 |
B.此季节从西亚到中国的货轮航行速度减慢 |
C.使该海域温度降低,不利于鱼类生长 |
D.使该海域附近的污染物向西南方向扩散 |
2011年2月,利比亚发生战乱。截至3月2日23时许,中国公民35860人已全部撤离。下图为部分撤离线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
【小题2】
① 人类活动
②距海远近的变化
③洋流作用
④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

【小题1】
A.种植业 | B.畜牧业 | C.石油开采与加工 | D.旅游业 |
① 人类活动
②距海远近的变化
③洋流作用
④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3:46,日本本州岛东北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9.0级超强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二核电站等电站也受到严重影响,发生了核泄漏事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人力资源丰富 ③海上航运便利 ④科技水平较高

【小题1】
A.地震震级高、震源深、破坏力大 |
B.未能及时、准确发布地震预报和警报 |
C.主震过后,余震频繁且等级较高 |
D.受原发性主灾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共同影响 |
A.风、地表径流、洋流 |
B.风、气温、太阳辐射 |
C.气温、地表径流、植被覆盖率 |
D.植被覆盖率、洋流、大气能见度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人力资源丰富 ③海上航运便利 ④科技水平较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