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第3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考察,并建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东经76°58′,南纬73°51′)。途中“雪龙”号获悉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轮在南极被浮冰困住随即赶往营救。
读“南极轮廓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14年1月2日,“雪龙”号成功营救“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后准备撤离时被四周涌来的浮冰围困。之后,“雪龙”号抓住风向转变的有利时机,向东南方向突围。带来大量浮冰的天气系统及吹散浮冰的风可能是
A.反气旋强劲东风 | B.气旋强劲东风 |
C.气旋强劲西风 | D.反气旋强劲西风 |
A.极昼正午太阳高度约28° | B.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约28° |
C.极昼正午太阳高度约24° | D.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约24° |
下图是北半球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图,N市日出时间约为11时30分(北京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N市可能位于
A.尼罗河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 C. 恒河平原下游 D. 美国中央大平原【小题2】该天气系统西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
A.东北风转西南风 B. 东南风转西南风
B.东北风转西北风 D. 西北风转东南风

【小题1】N市可能位于
A.尼罗河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 C. 恒河平原下游 D. 美国中央大平原【小题2】该天气系统西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
A.东北风转西南风 B. 东南风转西南风
B.东北风转西北风 D. 西北风转东南风
下图为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理现象是
【小题2】对于上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小题1】该地理现象是
A.海啸 | B.石油泄漏 | C.台风 | D.飓风 |
A.④地位于两大板块边界 |
B.⑤地比②地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
C.③地因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
D.③地比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 |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下图①所示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当日远在纽约(西五区)的乔虹同学十分自豪地看完了央视国际频道的发射直播。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时,纽约区时为( )
【小题2】与酒泉、太原和西昌比较,我国最大推力火箭选择①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 )
①发射窗口更优 ②发射纬度更低
③交通条件更优 ④回收空间更广
【小题3】飞船发射时,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小题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时,纽约区时为( )
A.3日7时43分 | B.3日8时13分 |
C.4日9时43分 | D.4日10时13分 |
①发射窗口更优 ②发射纬度更低
③交通条件更优 ④回收空间更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