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
①冷空气均在锋面之下
②过境时均多有云、雨天气
③过境后天气均转晴
④锋面均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①冷空气均在锋面之下
②过境时均多有云、雨天气
③过境后天气均转晴
④锋面均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1月16日,我国南方地区持续阴雨天气,下图为2019年1月10日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拍摄到的云图。
【小题1】风云四号获取实时云图,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航空遥感技术 | B.航天遥感技术 |
C.地理信息系统 | D.卫星导航技术 |
A.“副高”势力偏弱 | B.温带气旋活动频繁 |
C.冷气团势力过强 | D.暖湿气流势力强盛 |
A.滑坡 | B.洪涝 | C.地震 | D.泥石流 |
下图中近地面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与下图所示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


A.七月份出现的亚洲低压 | B.七月份出现在澳大利亚的气压中心 |
C.七月份出现在中国的副热带高压 | D.一月份出现的阿留申低压 |
下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下图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北和东南方向移动 |
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

A.A | B.B | C.C | D.D |
美国有一支用飞机追踪侦查飓(台)风的部队,被称为“飓风猎人”。他们驾驶飞机多次穿越飓(台)风,精确测定风速、风向、气压、温度等数值。下图是“飓风猎人”在“厄玛”飓风眼中拍摄的图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飓风猎人”在北大西洋执行任务时,飞行员
A.侦查飓风内部气流时应顺时针飞行 | B.可通过高速穿越破坏飓风现有结构 |
C.主要靠观察周围环境进行飞机导航 | D.进入飓风后,会感受到暴雨、狂风 |
①风速 ②风向
③气压 ④温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①源地 ②形成过程 ③强度
④路径 ⑤危害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图示为很多同学见过的反映某类地理原理的典型现象发生时视频的截图,图中破碎编织袋处于快速旋转中。该现象的产生与地形地貌、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
A.丘陵山区 | B.日出时 | C.夏季 | D.阴天 |
A.旋涡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 |
B.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 |
C.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编织袋顺时针旋转上升 |
D.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散——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下沉 |
A.大面积的干旱 | B.阴雨绵绵,食物腐烂 |
C.低温冻害 | D.暴雨 |
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读下图“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 | B.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 |
C.我国全年均会受到台风影响 | D.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 |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
③出行建议乘坐飞机
④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
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湿度是表示大气中水气量多少的物理量,常用的有绝对湿度(即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水气含量)和相对湿度(即单位体积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含量与相同气温下饱和空气水气含量之比),下图示意某地一天某时段的空气湿度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一天,有关气温与湿度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相对湿度从凌晨4时起逐渐加大
B. 相对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
C. 相对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D. 绝对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
【小题2】该地该日的天气状况是:
A. 全天无降水过程
B. 下午3时有降水
C. 上午10时有降水
D. 凌晨4时可能有霜冻
【小题3】该地最有可能的是下列的哪一个城市:
A. 东京 B. 乌兰巴托 C. 伦敦 D. 上海
下图为某地气温和气压日变化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日经过该地的天气系统为( )
【小题2】该天气系统

【小题1】当日经过该地的天气系统为( )
A.冷锋 | B.暖锋 | C.台风 | D.反气旋 |
A.多发于湿热的赤道地区 | B.会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 |
C.形成后向低纬地区移动 | D.气压最低时风力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