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某年11月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d四处风向画法正确的是( )
A.aB.bC.cD.d
【小题2】此时影响丁地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
A.B.
C.D.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16时-17时B.17时-18时
C.18时-19时D.19时-20时
【小题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区12 月1日11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前期,华北地区遭遇强降雪,融雪导致地面湿度接近饱和,温度降低,而同期中层大气显著回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
A.①地受弱偏南风影响
B.②地气压大于③地
C.③地正值阴雨天气
D.④地云量大,气温低
【小题2】此时,M 地雪后雾霾仍难以消散的主要原因有
①逆温现象的存在②近地面空气湿大③东南风风力小④山地阻挡了污染物扩散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小题2】从该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看,其所在的半球位置以及类型是(   )
A.北半球 反气旋B.北半球 气旋
C.南半球 反气旋D.南半球 气旋
【小题3】【小题4】若夏秋时节该天气系统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最有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台风天气D.寒潮天气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在盛夏,甲地闷热难挡B.若在冬季,乙地人此日感觉稍暖
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D.假设四图连续出现于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题文)下列哪些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 )
①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 ②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 ③夏秋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 ④冬季北方寒冷干燥的天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三国时期,留下了很多利用气象变化克敌制胜的故事,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曹操征讨马超,取渭河沙土筑城。然沙土不实,筑起便倒。子伯日:“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筑完土城。文中所提及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C.静止锋D.气旋
【小题2】刘备率军攻伐长江下游的吴国,战事自春历夏,遂移营于山林阴密之处,待入秋全力进兵。吴军夜袭,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移营山林,待入秋再战的初衷是
A.雨季道路泥泞,不利进兵B.山林阴密,便于隐蔽和伐木建营
C.移营山林,便于纳凉取水D.补给困难,待秋收后补给粮草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周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一周内,气温日较差最小的一天是
A.1日B.3日C.5日D.7日
【小题2】在下图所示的气压场中,易出现上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
A.AB.BC.CD.D
【小题3】图示天气过程最可能出现在
A.青藏高原12月份B.华北地区3月份
C.东北地区6月份D.华南地区1月份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41.2015年12月,我国北方多地普降大雪,造成多条高速公路封闭,交通出行受阻,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图为12月某日8时的地面天气形势图。

(1)此时甲地的风向是     。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    ,理由是    
(2)此时丙处受    (天气系统)控制,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呈 ,(逆时针或顺时针,辐合或辐散),天气特征是  ,温差较    ,原因是    
(3)此时丙气压中心名称是 ,丁气压中心实际上是 气压带在陆地上被切断而保留在海洋上的部分。
(4)此时B地的天气系统是 ,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 。我国与该天气系统相关的灾害性天气有    
(5)24小时后,图中的锋面系统影响到乙地。试说出未来24小时内A地的气温变化,并说出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表为宁波市2016年11月23~27日气象预报及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段影响宁波的天气系统是
A.台风B.反气旋C.暖锋D.冷锋
【小题2】关于该时段宁波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24日霜冻明显B.25日大风频繁
C.26日气压降低D.27日湿度很大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