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区域的等高线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小题2】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

【小题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 | B.冲积扇 | C.三角洲 | D.侵蚀平原 |
A.全年高温多雨 | B.全年干燥少雨 |
C.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读下面四幅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四图所示气候中,受到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影响的是
【小题2】对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四图所示气候中,受到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影响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气候常年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不明显 |
B.乙气候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
C.丙气候的形成与季风环流有关 |
D.丁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
下表(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质量监测(二))为某国家四个城市的有关资科,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城市中,终年盛行西北风的是
【小题2】乙地分布的自然带是

【小题1】下列城市中,终年盛行西北风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C.热带荒漠带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位于巴西东北部赤道附近的伦索伊斯国家公回,白色的沙丘连绵起伏。每年1-6月的雨季结束时,沙丘间便会出现数以千计的淡水湖,形成沙湖连缀的奇景。在旱季,从7-12月,持续不断的东北风能使沙丘从海岸边最远向内陆推移50千米,沙粒极细,构成了如同洁白的床单一般的风景。此区域内河如网织,两条大河从东西两面将“床单”揽入怀中。下图为巴西附近地区轮廓图及国家公园景观图。

(1)判定伦索伊斯国家公园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并阐述理由。
(2)从沙源和动力两方面分析沙丘的形成过程。
(3)简述沙丘间湖泊的形成原因。
在位于巴西东北部赤道附近的伦索伊斯国家公回,白色的沙丘连绵起伏。每年1-6月的雨季结束时,沙丘间便会出现数以千计的淡水湖,形成沙湖连缀的奇景。在旱季,从7-12月,持续不断的东北风能使沙丘从海岸边最远向内陆推移50千米,沙粒极细,构成了如同洁白的床单一般的风景。此区域内河如网织,两条大河从东西两面将“床单”揽入怀中。下图为巴西附近地区轮廓图及国家公园景观图。

(1)判定伦索伊斯国家公园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并阐述理由。
(2)从沙源和动力两方面分析沙丘的形成过程。
(3)简述沙丘间湖泊的形成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下图为非洲及西亚略图。

材料二 图中甲地地处回归线附近、乙地深居内陆,两地均为沙漠气候区。H地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地处生长边界的红海,所在河流为埃及的母亲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该河上中游地形以高原为主,下游地势地平。
(1)简述H海的面积变化趋势及原因。
(2)简述甲荒漠和乙荒漠形成原因的差异。
(3)分别指出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材料一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下图为非洲及西亚略图。

材料二 图中甲地地处回归线附近、乙地深居内陆,两地均为沙漠气候区。H地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地处生长边界的红海,所在河流为埃及的母亲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该河上中游地形以高原为主,下游地势地平。
(1)简述H海的面积变化趋势及原因。
(2)简述甲荒漠和乙荒漠形成原因的差异。
(3)分别指出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地域辽阔,地形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下图为亚洲地形简图。

(1)补充完整下图中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的主要特征。
















(2)甲处因位于 ▲ 大板块的 ▲ 边界,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群岛。
(3)乙地所处的陆地自然带类型为 ▲ ,沿陆上“丝绸之路”到丙地,沿途自然景观各不相同,导致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4)丙、丁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丙处受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的影响,形成典型的 ▲ 气候;丁处受 ▲ 影响,形成典型的 ▲ 气候。
材料:亚洲地域辽阔,地形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下图为亚洲地形简图。

(1)补充完整下图中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的主要特征。
















(2)甲处因位于 ▲ 大板块的 ▲ 边界,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群岛。
(3)乙地所处的陆地自然带类型为 ▲ ,沿陆上“丝绸之路”到丙地,沿途自然景观各不相同,导致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4)丙、丁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丙处受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的影响,形成典型的 ▲ 气候;丁处受 ▲ 影响,形成典型的 ▲ 气候。
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小题2】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分布无关的是

【小题1】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 B.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
C.昼长上海大于广州 | D.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
A.热带雨林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热带季风气候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7月以来,“非洲之角”遭遇最近60年不遇的罕见旱情,持续数月的粮食危机不断恶化,大面积饥荒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向非洲之角国家提供了紧急粮食和现汇援助。
材料二:左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注: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中图为“非洲之角”示意图,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1)根据左图所示信息,分析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并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材料一:2011年7月以来,“非洲之角”遭遇最近60年不遇的罕见旱情,持续数月的粮食危机不断恶化,大面积饥荒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向非洲之角国家提供了紧急粮食和现汇援助。
材料二:左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注: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中图为“非洲之角”示意图,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1)根据左图所示信息,分析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并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非洲纳马夸兰区域图


材料二:纳马夸兰位于非洲偏远的西南角,地形多样,是一块荒凉、干旱的沙漠地区,该地区被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为地球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仅植物就3500多种其中1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每年有150天左右是雾天(水汽遇冷凝结而成)。植物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贮藏着大量水分,以多肉植物(右上图)著称。
(1)纳马夸兰多雾天与沿岸洋流有关,其流向是向 ,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该洋流与附近其它洋流组成的大洋环流运动方向与北印度洋海区 季节大洋环流类似。
(2)纳马夸兰多数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对应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请分析该地沿岸多大雾天气的原因。
(3)图中A河从两河交汇处往下游的水量越来越少,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
材料一:非洲纳马夸兰区域图


材料二:纳马夸兰位于非洲偏远的西南角,地形多样,是一块荒凉、干旱的沙漠地区,该地区被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为地球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仅植物就3500多种其中1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每年有150天左右是雾天(水汽遇冷凝结而成)。植物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贮藏着大量水分,以多肉植物(右上图)著称。
(1)纳马夸兰多雾天与沿岸洋流有关,其流向是向 ,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该洋流与附近其它洋流组成的大洋环流运动方向与北印度洋海区 季节大洋环流类似。
(2)纳马夸兰多数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对应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请分析该地沿岸多大雾天气的原因。
(3)图中A河从两河交汇处往下游的水量越来越少,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
下图示意某地理要素等值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理要素为
A. 海拔高度(m) B. 年蒸发量(mm)
C. 海平面气压 (hPa) D. 年降水量(mm)
【小题2】影响西部沿海该要素南北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纬度位置
C. 地壳运动 D. 植被状况

【小题1】该地理要素为
A. 海拔高度(m) B. 年蒸发量(mm)
C. 海平面气压 (hPa) D. 年降水量(mm)
【小题2】影响西部沿海该要素南北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纬度位置
C. 地壳运动 D. 植被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