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位于高空的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会由 流向 ,从而形成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3)在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A地空气 (受热/冷却),引起气流的 (上升/下沉)运动,而B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A、B两地近地面 。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市的是 。
(5)若此图所示的空气环流表示低纬环流,B对应的气压带名称是 。

(1)图中位于高空的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会由 流向 ,从而形成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3)在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A地空气 (受热/冷却),引起气流的 (上升/下沉)运动,而B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A、B两地近地面 。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市的是 。
(5)若此图所示的空气环流表示低纬环流,B对应的气压带名称是 。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此风是在_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图中a的特征是____________,d的特征是______。
(4)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

(1)该图表示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此风是在_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图中a的特征是____________,d的特征是______。
(4)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
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低压中心向东移动。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此时湖面的风向主要为( )
【小题2】未来几天内,P地天气的变化,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此时湖面的风向主要为(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A.气压先升高后降低 |
B.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
C.风力由弱变强,再变弱 |
D.前次降水强度大于后次 |
热岛强度是指城区温度与周围郊区温度的差值,部分学者于2007—2017年春节期间对北京市城市热岛强度做了统计研究。下面为北京市多年春节周和前后四周(+表示春节周之后,-表示春节周之前)的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图和2017年春节当天北京城区等温线分布图。
据图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据图推断,下列时段中该城市降水频率可能最高的一周是
A.春节前第三周 | B.春节前第二周 |
C.春节后第一周 | D.春节后第二周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为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北京市和南京市均规划建设“通风廊道”。图A为北京市和南京市1月、7月风玫瑰图,图B为南京市“通风廊道”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市、南京市两地1月最大风频风向差异明显的直接原因是( )
A.海陆分布 | B.纬度位置 |
C.地形阻挡 | D.地转偏向力 |
A.南北走向 | B.东西走向 |
C.放射状 | D.环形式 |
A.多为东北一西南走向,与1月最大风频一致.有利于冬季雾霾的扩散 |
B.南京市的“通风廊道”均经绿地、水域,有利于形成五个景观大道 |
C.形成“狭管效应”、加大风速,提升空气流动性,起到净化城区空气的作用 |
D.有利于城市热量的散发,起到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 |
下图中四图为某区域24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小题2】图示时期,甲地风向的变化是

【小题1】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A.①④②③ | B.②①④③ |
C.③②④① | D.③④②① |
A.偏西风转偏东风 | B.偏西风转偏南风 |
C.西北风转西南风 | D.风向变化不大 |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处箭头所示风向正确的是________,风向是________。
(2)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地若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
(4)图中①、②两地日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1)图中A、B、C三处箭头所示风向正确的是________,风向是________。
(2)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地若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
(4)图中①、②两地日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下图为黄淮海地区干热风日数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淮海地区干热风多出现在
【小题2】河北中南部成为干热风多发区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关于黄淮海地区的受灾农作物及防灾减灾措施正确的是

【小题1】黄淮海地区干热风多出现在
A.春末夏初 | B.盛夏时节 |
C.深秋时节 | D.暖冬时节 |
A.纬度 | B.植被 | C.地形 | D.洋流 |
A.冬小麦——实施滴灌、喷灌 | B.春小麦——大水漫灌 |
C.玉米——培育推广抗干热风品种 | D.油菜——采用覆膜保墒 |
下图是2014年10月12日8时世界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虚线是锋面。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两地的气压值差最可能是
【小题2】此时,③地吹
【小题3】关于④⑤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①、②两地的气压值差最可能是
A.26 | B.9 | C.24 | D.14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A.风力④大于⑤ | B.⑤地为西北风 | C.④地为东北风 | D.④、⑤两地风向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