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说明原因。
(2)描述乙地的天气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简述材料二中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
(4)据材料二信息描述①、②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
材料一: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天气气候资料图

(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说明原因。
(2)描述乙地的天气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简述材料二中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
(4)据材料二信息描述①、②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小题2】②处的风向为( )

【小题1】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西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南风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d代表的是

【小题1】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 B.高空 |
C.不考虑摩擦力 | D.近地面 |
A.地转偏向力 | B.摩擦力 |
C.水平气压梯度力 | D.风向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指出台风“玲玲”所属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中心气流运行方向为______。
(2)在台风中心由P点向Q点移动过程中,丙点风向是如何变化的?
(3)台风“玲玲”在朝鲜登陆时,说出当地天气的变化。
(4)为了降低台风危害,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材料:台风“玲玲”于2019年9月7日在朝鲜登陆,演变为温带气旋。下图为9月8日17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虚线为台风“玲玲”部分移动路径。

(1)指出台风“玲玲”所属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中心气流运行方向为______。
(2)在台风中心由P点向Q点移动过程中,丙点风向是如何变化的?
(3)台风“玲玲”在朝鲜登陆时,说出当地天气的变化。
(4)为了降低台风危害,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下图为“2016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如图为2019年10月20日14:00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图中A地的风向为( )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此时图中A地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A.此时图中B气压为1010百帕 | B.此时图中A地压为1015百帕 |
C.此时A地风速小于B地 | D.此时A地风速大于B地 |
有气象专家研究表明,气温升高会导致风速减小。下图为近几十年我国东部某地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明专家观点的时段是( )
【小题2】2014~2017年,该地( )
【小题3】该地部分年份气温升高会导致风速减小,主要是由于(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明专家观点的时段是( )
A.1962~1963年 | B.1970~1971年 |
C.1989~1990年 | D.2005~2006年 |
A.最高风速在2.0 m/s以下 |
B.最低温度在12℃以上 |
C.平均风速有所上升 |
D.连续出现冷冬现象 |
A.地区之间温差变小 |
B.雾霾天气增多 |
C.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 |
D.地表植被增多 |
下图①、②、③、④代表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相互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小题2】图示区域位于

【小题1】图中
A.①代表地面摩擦力 | B.②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 |
C.③代表地转偏向力 | D.④代表风向 |
A.北半球 | B.南半球 |
C.东半球 | D.西半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