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流状况看,天气系统甲属 ,形成图中甲与乙气压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
(2)该日甲、乙两地中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地,形成该地日较差较小的原因是 。
(3)P点的风向是 ,该日P与Q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 地,该地风力较大的原因是 。
(4)图中虚线处L1与L2地处的气压部位名称是 ,若L1与L2处形成了锋面,此时形成降水的两处区域是 。(a、b、c、d)

(1)从气流状况看,天气系统甲属 ,形成图中甲与乙气压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
(2)该日甲、乙两地中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地,形成该地日较差较小的原因是 。
(3)P点的风向是 ,该日P与Q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 地,该地风力较大的原因是 。
(4)图中虚线处L1与L2地处的气压部位名称是 ,若L1与L2处形成了锋面,此时形成降水的两处区域是 。(a、b、c、d)
读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甲地风向为
【小题2】此时,流经乙海域的洋流性质和方向是

【小题1】此时,甲地风向为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A.暖流 自东向西 | B.暖流 自西向东 | C.寒流 自东向西 | D.寒流 自西向东 |
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说明原因。
(2)描述乙地的天气状况。
(3)此季节丙地农民在播种时采用地膜覆盖措施的作用。

(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说明原因。
(2)描述乙地的天气状况。
(3)此季节丙地农民在播种时采用地膜覆盖措施的作用。
下列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 |
B.由低压区指向高压区 |
C.运动方向与等压线平行 |
D.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斜交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东南方群山之中,有一条特大的“死亡谷”。死亡谷内有大量盐层矿物,盐滩面积达520平方千米,这里经常整年不下雨,偶尔一场暴风雨过后,积聚起浅湖泊,之后很快就干涸了。山谷里所有的石块都会在谷底到处跑,后面还会留下它们滑动的轨迹,有的是直线滑动,有的沿着优美的曲线滑动。下图为死亡谷的位置示意图及谷内石块自己走动的景观图。

材料二 以犁耕为主的耕作方法,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美国开始推广少耕法和免耕法取代犁耕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农业机械开凿出一条条狭窄的凹槽,把种子直接播在这些用之前作物茎秆覆盖着的土壤凹槽中,即完成春播。河南省2002年开始实验并大力推广夏玉米机械化免耕技术,其做法是:在初夏小麦高茬机械化收获后,农民采用机械在麦秸秆高茬直立状态的田地里直接免耕播种玉米。此项技术在河南省前期推广缓慢。
(1)根据材料推断“死亡谷”内石头会自己走动的原因。
(2)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美国的免耕更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试述其原因。
(3)免耕的推广都存在阻力,与美国相比,河南省哪些方面的阻力因素更大?
材料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东南方群山之中,有一条特大的“死亡谷”。死亡谷内有大量盐层矿物,盐滩面积达520平方千米,这里经常整年不下雨,偶尔一场暴风雨过后,积聚起浅湖泊,之后很快就干涸了。山谷里所有的石块都会在谷底到处跑,后面还会留下它们滑动的轨迹,有的是直线滑动,有的沿着优美的曲线滑动。下图为死亡谷的位置示意图及谷内石块自己走动的景观图。

材料二 以犁耕为主的耕作方法,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美国开始推广少耕法和免耕法取代犁耕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农业机械开凿出一条条狭窄的凹槽,把种子直接播在这些用之前作物茎秆覆盖着的土壤凹槽中,即完成春播。河南省2002年开始实验并大力推广夏玉米机械化免耕技术,其做法是:在初夏小麦高茬机械化收获后,农民采用机械在麦秸秆高茬直立状态的田地里直接免耕播种玉米。此项技术在河南省前期推广缓慢。
(1)根据材料推断“死亡谷”内石头会自己走动的原因。
(2)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美国的免耕更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试述其原因。
(3)免耕的推广都存在阻力,与美国相比,河南省哪些方面的阻力因素更大?
关于热力环流正确的叙述是
A.冷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
B.热力环流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 |
C.空气遇冷使空气膨胀上升 |
D.气流在垂直方向上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
读下图,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V箭头表示A空气匀速运动方向,此图是(南,北)半球气压分布图。
(2)F 1 是力__________,与等压线__________,且由__________气压指向__________气压,大小__________。
(3)F 2 是__________力,它与风向V__________,对风速__________影响。
(4)F 3 是__________力,它与风向V__________。
(5)F 1 、F 2 、F 3 三种力的合力为__________。

(1)图中V箭头表示A空气匀速运动方向,此图是(南,北)半球气压分布图。
(2)F 1 是力__________,与等压线__________,且由__________气压指向__________气压,大小__________。
(3)F 2 是__________力,它与风向V__________,对风速__________影响。
(4)F 3 是__________力,它与风向V__________。
(5)F 1 、F 2 、F 3 三种力的合力为__________。
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 ( )
【小题2】此次“极涡"南下 ( )

【小题1】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 (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A.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 | B.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 |
C.带来了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 | D.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